春季万物生长,旧病萌发,导致很多风湿、类风湿的患者,医院检查治疗。血常规是风湿骨病患者的必查项目之一。因为风湿骨病最先引起血液系统的异常改变,通过检查血常规可大体判断哪一类风湿病。那么血常规里的项目都代表什么意思呢?赶紧来学学吧!
一
白细胞异常
白细胞计数减少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混合结缔组织病以及类风湿关节炎。当类风湿关节炎出现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缺乏、脾大时又称Felty综合征。
白细胞计数增加几乎见于每一个成人斯蒂尔病(still)的患者,有75%的病人白细胞≥15×10^9/L。
其它可引起白细胞轻度增高的风湿病有:风湿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血管炎包括过敏性紫癜、白塞病、变态反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等。
淋巴细胞英文缩写:L%或LY%:增多多见于病毒感染。
中性粒细胞英文缩写:N%或NE%。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与白细胞计数意义相似。
嗜酸性粒细胞英文缩写:E%或EO%。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风湿病中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肉芽肿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及大手术及某些传染病的早期。
嗜碱性粒细胞英文缩写:B%或BA%。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及某些转移癌。
二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增多: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风湿免疫病罕有红细胞增多症的报道。
红细胞计数降低: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很多,其它的还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大动脉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
三
血红蛋白(也称为血色素,Hb或HGB)
血红蛋白增多: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血管畸形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
血红蛋白减少:病理性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四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增多(>×10^9/L)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等。
血小板计数降低(<×10^9/L)在风湿病中则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屡见不鲜,还可见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干燥综合征、重叠综合征等。
温馨提示长春侯医院,是卫生部医院,是侯医院,有需要的患者可到位于南关区民康路号的长春侯医院咨询,也可点击”阅读原文“或拨打免费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