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结节?
影像科诊断报告里常常会有肺结节的诊断,是指病灶的最大径为30mm以内,边缘光滑或者毛糙的类圆形病灶。
边缘光滑的结节一般来说良性的居多;边缘毛糙的结节,有可能是良性,也有可能是恶性。绝大部分检测到的肺结节,至少98%是没有临床意义的,尤其在低风险患者。
肺部小结节一般不会产生临床症状,不必过于担心或者到处去搜集不靠谱的信息,不找到证实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的证据决不罢休。因此发现了肺结节,要先用更科学的方法“确诊”,到底是不是肺结节,假如证实了肺结节的存在,在有限的就诊时间里,无法解答你对于肺结节的所有疑问时,我们应该如何与这个肺结节相处呢?我们先来分类讨论一下不同的情况。
1
首先,有的肺结节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性质几乎可以通过一次就诊明确诊断。肺结节的重点就在于是否为恶性。对于大于8mm的类圆形结节,结节边缘有胸膜凹陷征、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医学术语,如果发现以上体征,医生会写在报告单上)等,早期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大,在听取胸科或影像专家的意见后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2
另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可以用于辅助诊断,但若结节较小或者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肿瘤标志物可以在正常范围,而偶尔的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一点,多数是没有临床意义的,只需短期复查即可。真正由肿瘤原因引起的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往往是成倍的增长。大部分结节并不典型因此可能需要做好长期随访的准备,随访时间间隔一般根据对结节性质的倾向制定。怀疑是早期的结节开始随访周期为2-6个月,肺小结节薄层CT可以看得更清楚,如果几年没有太大变化,随访周期可以延长,但也有的生长得非常缓慢,有的患者随访7-8年下来没变化,后面逐变大,手术后确实为恶性肿瘤。
如果真的是肿瘤,不太需要担心几个月的时间有显著的变化,相反短期内快速变化不是一般肺部原发性肿瘤的特征。对倾向于慢性炎症或者良性疾病的病灶随访时间可能更长,由于肺部的多种疾病都可能以肺结节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肺结节性质难以通过现有的资料明确诊断,此时就需要通过随访来确定病变的性质。那么随访下来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根据弗莱舍尔(Fleischner)学会(一个国际性的多学科胸科放射医学学会,致力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肺结节指南:
一
结节大小在4mm以内,12个月CT随访;若无变化,无需随访。
二
结节大小在4-6mm,6个月CT随访;若无变化,再次随访18个月。
三
结节大小6-8mm,首次3个月随访,若无变化,再次随访9-12个月。
四
结节大于8mm,3个月、6个月、9个月随访,采用动态增强CT或PET-CT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
专家简介影像科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长治医学院医学影像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曾担任卫生部“十一”、“五”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委,参编放射诊断学一部;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放射技术学会委员;山西省放射监督专家库专家;长治介入放射学会委员;长治市“”工程技术专家;动态造影诊断直肠前突性便秘获长治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在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医院学院学报、长治医学院学报、实用骨科杂志、山西医药杂志等刊物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在全国放射诊断年会和技术年会发表学术论文,从事影像诊断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呼吸和消化系统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治疗。
医院健康常相伴
急救
24小时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