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诊断 > 肺癌病因 > 旗山医话二李灿东老师临证案例精选第

旗山医话二李灿东老师临证案例精选第

发布时间:2021-10-7 18:11:37   点击数:
北京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124/4763965.html

点击上方蓝字   “国医博士团队”   “旗山医话”由国医博士团队根据李灿东老师临床案例整理,附言主要为团队成员的心得、体会,各抒己见。

  陈某某男年龄:八个月十六天

  初诊日期:.03.18

  主诉(母代诉):反复皮肤瘙痒三月余

  现在症:查体全身多发斑疹,疹出色红,主要分布于颈部和胸腹部,后背隐隐可见,皮肤瘙痒难耐,入夜尤甚,夜啼不安,烦躁难眠,纳可,大便溏,小便如常,舌脉未查。

  处方:荆芥10g、防风10g、苦参10g、生大黄10g、地肤子10g、蝉蜕3g、紫草12g、石膏15g、通草6g、蚕砂(布包)10g,5剂水煎外洗。

(首诊患儿颈部、腹部皮肤图片,图片来源:家属提供)

二诊(母代诉)

日期:.04.01

  现在症:嘴角流涎,颈部近胸口处新发红斑,色红渗液,可见皮损,腹部、背部可见云片斑点,疹出色红,瘙痒难耐,入夜尤甚,夜啼不安,洗药液后舒,纳食尚可,夜寐欠佳,夜起2-3次,大便日行4-5次,质稀臭甚,舌脉未查。

  处方一:消风散加减

荆芥6g、防风6g、蝉蜕3g、苦参5g、通草6g、石膏15g、生地6g、紫草6g、甘草3g、神曲6g,5剂水煎温服日一剂,两服

  处方二:荆芥10g、防风10g、石膏20g

通草6g、生大黄10g、蚕砂(布包)10g、紫草15g、苦参10g、苍术10g、地肤子10g,6剂水煎外洗,日一剂。

(二诊患儿胸腹部、颈部、背部皮肤图片,图片来源:家属提供)

三诊(代诉)

日期:.04.14

  药后症减,辰下,颈部红斑,收口结痂,不见渗液,腹部背部云片斑点褪去,仍时觉瘙痒,热时欲挠,夜啼减少,纳食尚可,下夜易起,大便一日1-2行,小便如常。

  处方:消风散加减

  荆芥6g、防风6g、苦参5g、蝉蜕3g、通草5g、石膏(先煎)15g、丹皮5g、紫草6g、生地6g、甘草3g、神曲10g,12剂水煎温服一日两服。

(患儿三诊后背、颈部前胸皮肤图片,图片来源:家属提供)

随访

体会

  中医学将小儿湿疹归属于“湿毒疮”、“奶癣”范畴,多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导致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所致。此案中使用的消风散是治疗风疹,湿疹的常用方剂,出自《外科正宗》卷4:“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疥疮,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孩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小儿为稚阳之体,具有脏腑柔弱,血气未实,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病理特点。此案中患儿尚在哺乳期,因母孕时饮食不节,体内热毒传于胎儿,出生后婴儿乳食不慎,溢奶至肌肤,肌肤柔嫩,易感风湿之邪,“无风不作痒”,风胜则痒剧,脾胃本弱,若复因母染湿热,无力代谢湿热毒邪,致脾伤生湿,湿热相合,浸淫不休,肌肤溃败而生湿疹,病发于皮肤,然根源责之于脾胃,故吾师遣以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利湿止痒。

首诊患儿病情反复已达三月余,缠绵难愈。考虑中药味苦,且患儿尚年幼,服药困难,吾师先投以外洗方五剂,嘱其家属,中药煎煮后,待汤液放温近凉,留置一小部分,剩余可药浴,或者用毛巾蘸取药液,外敷或者涂抹湿疹多发部位。留置的一小部分,可在患儿瘙痒不舒欲挠时,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抹缓解。半月后,患儿颈部近胸口处新发红斑,出现红色湿润之糜烂面,此为湿热之邪浸淫皮肤愈盛。大便日行4-5次,质稀臭甚,此为湿热下注大肠,肠道气机不畅致。初诊单用外用药药力不够,药效未达。

  二诊吾师内外合治,续用首诊外洗方。因患儿颈部近胸口处新发红斑,渗液,故加苍术,石膏加大燥湿之力,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同时内服消风散加减方,因疹出色红,掀痒难耐,夜间尤甚,哭闹不安,烦躁难寐,风主痒,风胜则痒剧,故取荆芥、防风、蝉蜕风药之性,风能渗湿,达疏风止痒之效。苦参清热燥湿,通草代替木通淡渗利湿,清热利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紫草透疹消斑。仿磁珠丸意,固护脾胃,添神曲一味。又因风热或者风湿浸淫血脉易伤阴血,《妇人大全良方》云:“医风者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方中配伍生地、紫草清热凉血使血行风灭。诸药合用,祛风之中配伍除湿清热养血制品,使风邪去,湿热除,血脉和,则瘙痒自除。吾师遣方后嘱其患儿家属外用方同初诊交待的使用即可,内服汤液不宜煎煮过多,少量即可,待温时给患儿服下。

  三诊患儿药后症减,颈部红斑色变淡,收口结痂,皮损症状改善,不见渗液,腹部、背部云片斑点褪去,色黯,时作痒,大便次减,知遣方得效。湿疹部位收口结痂,不见渗液,此为苍术、大黄、石膏、苦参燥湿之功,又有荆芥、防风疏风发散表邪,致瘙痒症减,另加丹皮合生地、紫草既可凉血又可防止燥湿之药伤其阴液。诊后未再见家属带患儿前来复诊,随访跟进,患儿皮肤瘙痒症除,胸腹部云片斑点退去,颈部胸口处斑疹完全消退,夜寐安稳,纳可,二便尚调。药虽苦小儿难咽,喜见效。

启发

  李老师诊病,常教导我们要“五辨”结合,即辨证、辨症、辨病、辨机、辨人。在辨证、辨机、辨症的基础上,辨人、辨病也很重要。首先辨人此案中患儿年幼,小儿本为纯阳之体,易从阳化火,火郁发之,正如丹溪先生有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又有钱乙所言幼儿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血气未实,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故遣方用药应更加注意顾护幼儿脾胃,处方用量力求精简,给小儿开药,药量不宜过大,汤液不宜过多,药味不宜苦寒,一是味苦难服,一是易伤脾胃,正如此案中给小儿开内服药用量控制在6g左右,另常不开牛蒡子和火麻仁,其因是牛蒡子性辛、苦、寒,两者亦是滑肠通便之品。其次辨病,此案中患儿为小儿湿疹病,此病特点为病情反复,缠绵难愈,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而致,内外合治,邪去正安。

(学生罗华清整理)

门诊预约

1)医院(周二上午)预约-;2)医院体检中心六楼室(周二上午)预约-。

  预约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周六上午8:00~12:00。

3)国医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sscprinting.com/fajb/739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