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的皮肤病
小儿皮肤疾病甚为普遍,不分年龄和性别,一年四季常见,尤以夏、秋二季为多。
介于本病虽发自皮肤,但常与内脏气血有关,多数内服汤药可愈,辅以外治,其效甚捷。为此,本篇就其小儿最常见的几种皮肤病,如湿疹、奶癣(婴儿湿疹)、荨麻疹,作以下介绍,以备所需。
小
?
儿
?
湿
?
疹
湿疹,是以皮肤发生丘疹,瘙痒,破后糜烂,滋水淋漓为主要表现,无论全身任何部位都可发生,尤以头面下肢为多见,且有两侧对称的特点。本病发生的原因多由内蕴湿热,外受风邪,风湿热邪相搏,客于皮肤,郁结于腠理,发于肤表而成。故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可用“消风散”加减。
如食欲减退,胃热不甚者,去石膏,加白术健脾燥湿;小便短黄,反复发作,加土茯苓清热利湿;奇痒难忍,加白癣皮除湿止痒。附外洗法:黄柏、苦参、五倍子、蛇床子、白芷共煎水洗浴。
奶癣(婴儿湿疹)
是婴儿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
以头额面部发疹,瘙痒难忍,甚则糜烂渗出水液
为主要表现,
常见一个月至一岁的哺乳期婴幼儿;
尤以百日以内的婴儿更为多见,故名奶癣。
病因是由于胎中蕴热所得,由于母体过食辛辣之物过度,积热于内,热毒蕴于血分,循环一身,遗于胎儿,胎儿出生以后,外受风邪,风与血博,气与热结,发于皮肤而成。起初始于头部前额和眉间的皮肤上发红,奇痒难忍,尤以夜间为甚,哭闹不安,婴儿因瘙抓不能,常以头在母亲的衣服或枕头上擦抹,擦则干燥脱皮,继则发生丘疹或小水泡,水泡擦破后,则糜烂渗出水液,液干则结成黄痂,再痒再擦,循环不已,甚至蔓延整个面部,两腮及颈项等处。虽经自愈,容易复发,往往延至一岁以后。
本病在临床上有干室两种,干者多于风博于血,湿者多由湿蕴于血。在发病过程中,除因瘙痒而有烦躁哭啼,夜卧不安外,饮食,二便无大变化,发育正常,一般无其他症状。其治疗原则,祛风清热,凉血解毒。可用“消风导赤汤”加减。如瘙痒甚者,如防风、蝉蜕以祛风止痒,如破皮湿烂者,可加苦参、野菊花、蒲公英清热解毒。
*线上购买请登录肖小儿网上商城荨麻疹
以皮肤出现疹块,形如豆瓣,
或状如云头,奇痒,随出随没为主要特征。
因其收没不定,发无定处,色赤若丹,
故民间叫“风丹”。
内因平时喜欢辛辣香燥之物,积久成热,热毒藏于血内;外因腠理空虚,风邪趁虚而入。血热内蕴,风邪外受,风与血博,郁于腠理,发于皮肤而成。
本病发生的另一个原因,常与寄生虫有关,有食虾、蟹等发物及大便秘结而诱发者。有的患儿反复发作,且对药物不敏感,缠绵难愈,甚者迁延数月或数年之久。本病发病突然,可在任何一处皮肤上,乃至全身出现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形状扁平的疹块疙瘩,甚则垒垒成片,状若云头,边缘多不规则,色红如涂丹,或颜色淡红,随出随没,反复发作,瘙痒难忍,愈后不留任何痕迹。
由于本病是内有血热,外受风邪所致,故以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方药举例“大连翘饮”;疹块色赤,唇色深红,血分热盛者加生地,丹皮以凉血;颜色淡红,兼气虚者去石膏、滑石,加黄芪益气固表。
*线上购买请登录肖小儿网上商城图片/网络搜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素材/肖小儿传人—肖晓芹(综合自萧正安教授著作)
编辑/尧戈
预约挂号或登录在线商城,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