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多数是风湿热活动引起的二尖瓣病变,早期发病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延长,其病变加重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二尖瓣面容等症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导致房颤、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那么,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何时手术好?
二尖瓣是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一个瓣膜,其作用好像一道单向阀门,只允许心房的血液向心室方向流动,如果出现返流,则表明该“阀门”有问题。正常成人二尖瓣口开大时,其面积大约5c㎡,可通过两个手指。
当瓣膜口狭窄时,轻者,瓣膜轻度增厚,形如隔膜。
重者,瓣膜极度增厚,瓣口形如鱼口。瓣口面积可缩小到1~2c㎡,甚至0.5c㎡,或仅能通过医用探针。
因而,一般情况下,二尖瓣口面积≤1.5c㎡,瓣膜柔软,无钙化和瓣下结构异常可以手术治疗,但是还要看身体的耐受情况。
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尽可能用内科治疗,维护心功能,控制心衰,待病儿长大后再手术。但对心衰反复发作,难以控制者,瓣膜手术则可为病儿提供生存机会。频发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先天性二尖瓣狭窄的常见手术指征,原则上Ⅰ型狭窄可先试作二尖瓣球囊扩张或直视修复术,直视修复术效果不理想者(如二尖瓣桥)选择瓣膜置换。Ⅱ型及Ⅲ型狭窄,在直视下尽可能作修复手术,修复失败者做瓣膜置换手术。
后天性二尖瓣狭窄手术指征
(1)二尖瓣狭窄病人,在稍有负荷的情况下,即有症状加重,意味着心功能代偿已处于临界状态,应该予以手术,以阻止病情的发展。
(2)心房纤颤心房纤颤在二尖瓣混合病变(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发生率高,其次是二尖瓣狭窄病人,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较低。在临床可见多发性房早出现往往是房颤发生的先兆,适时进行手术治疗,可以避免房颤的发生及有关并发症的出现。
(3)栓塞合并症在二尖瓣狭窄病人中发生率较高,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的4倍。故二尖瓣狭窄病人有左房血栓或有栓塞病史者,应该手术,即使无症状。
(4)肺动脉高压大部分肺动脉高压的病人,术后虽然不能立即恢复至正常,但能逐步下降,其程度取决于肺血管病变。手术必须于肺血管严重病变之前进行。尚有一部分二尖瓣狭窄病人,伴严重肺动脉高压,从未经历过肺静脉高压的症状,却存在肺动脉高压的体征和右心室肥厚,静息时存在低心排出量,这样的病人,即使无症状,也应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