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诊断 > 肺癌诊断 > 辨对证型治疗类风湿

辨对证型治疗类风湿

发布时间:2021-3-31 5:03:15   点击数: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目前类风湿的治疗又分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那么到底是中医治疗好还是西医治疗好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是众多类风湿患者都关心的一个问题,类风湿是一个全身性的免疫性疾病,发病过程会给病患带来巨大的痛苦不说,还是一个致残率非常高的疾病,如果不有效控制病情,严重可导致瘫痪。

类风湿的治疗分为中医和西医,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西医的优势:见效快、治疗方便。

现代西医治疗方法大多采用免疫制剂和激素,近年生物制剂也开始投入市场,这些疗法的通常见效很快,尤其是在病情初期的时候,西药服用起来大多很方便,对病患来讲更省事。

西医的劣势:副作用大、有依赖性、后期疗效不佳。

免疫制剂和激素的副作用相当大,尤其是激素有依赖性,一旦使用基本上就很难停用,且这两类疗法到后期效果都比较疲软,只能加大剂量控制病情,而生物制剂还不成熟,目前疗效影响和副作用都尚不明确,要尽量谨慎使用。

中医的优势:辩证施治、标本兼治、副作用小。

中医认为类风湿病因在于患者先天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然后再受到外部的风邪湿热的影响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因此治疗首先要从患者的体质入手,首先通过“望、闻、问、切”确定病患的个人情况,然后再根据各自情况的选用不同的中草药调理身体,固本培元、滋补肝肾脾胃、痛经活络,让患者通过改善自身的体质来达到对抗疾病的效果,达到停药不容易复发的疗效,由于治疗过程中都是采用中草药治疗,因此副作用比较小,而且没有依赖性。

中医的劣势:见效慢、良药难求。

中医一般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疗效与西药相比药稍微缓慢一些,需长期坚持,同时中医强调又“一人一药,辩证施治”的原则,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医传承中断,良医难寻,药物又需按照特定的方法煎服,因此比起西医比较不方便,需要多加了解相关知识寻求好的中医治疗。《黄帝内经》曰:“痹者,闭也。”即不通的意思,“不通则痛”,如风、寒、湿邪阻滞,或痰瘀痹阻经脉等都可以导致疼痛,这也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的常见因素。此外,还有一种就是“不荣则痛”,这多与气血亏虚或肝肾虚损有关。

分型

若关节冷痛沉重,游走不定,肿胀之处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减。舌质淡红或暗红,舌苔薄白或白腻,则为风寒湿痹。

若关节红肿疼痛,伴有恶风发热,心烦口渴,汗出,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舌苔黄厚腻,则为风湿热痹。

若肢体关节冷痛,得温则减,或关节时有灼热,触之亦热,或关节肿大,舌质淡红或舌尖边红,舌苔白或黄,则为寒热错杂。

若关节肿胀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皮下硬结,关节局部肤色晦暗,皮肤干燥无光泽。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舌苔腻,则为痰瘀痹阻。

若关节疼痛或酸痛,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咽干,潮热。舌质红,舌苔少,则为肝肾亏虚。

若关节疼痛酸楚、劳作后加重,肌肤麻木,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心悸气短,头晕眼花,舌淡苔薄白,则为气血亏虚。

(一)红椒猪肉汤——风寒湿痹患者

原料:瘦猪肉克,红辣椒30~60克,葱段、姜片、花椒适量制法:将瘦猪肉洗净,红辣椒水洗后切成段,然后把它们和剩余材料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后小火慢炖至肉烂。每日1剂。功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二)忍冬藤豨莶粥——风湿热痹患者

原料:忍冬藤、豨莶草各15~30克,大米克,生姜3片,白糖适量制法:前味加水煎取药汁,去渣,再加大米煮粥,熟后加入适量白糖即可食用。分次,1日服完。功用: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三)赤豆薏米粥——寒热错杂患者

原料:赤小豆30克,薏苡仁30克,山药30克,大米50克,生姜3片制法:将上述药物加水共煎,以赤小豆煮熟为度,每日早晚服用。功用:清热除湿,祛风散寒。

(四)茯苓三七羮——痰瘀痹阻患者

原料:茯苓50克,陈皮10克,三七须根15~30克,生姜3片制法:将上述药物加水共煎,以三七须根煮熟为度,每日早晚服用。功用:活血补益,祛风通络。

(五)续断枸杞汤——肝肾亏虚患者

原料:续断5克,杜仲30克,枸杞15克,猪尾1~条制法:将上述食材洗净放入砂锅,小火煮烂,加黄酒、盐少许服用。功用: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六)参归海桐粥——气血亏虚患者

原料:党参、黄芪各15克,当归1克,生姜3片,大枣3枚,大米克,白糖适量制法:将党参、黄芪、当归加水煎取药汁,去渣,再加大米、生姜、大枣煮粥,熟后加入适量白糖调匀,即可食用,分次,1日服完。功用:补益气血,祛风通络。

(七)三藤酒——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原料:络石藤、海风藤、鸡血藤、桑寄生各45克,木瓜30克,五加皮15克,白酒毫升制法:将上药打碎,装入绢袋,扎紧口,放入坛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处,1天后开封,弃药袋,澄清就可。每天次,每次服用0毫升。功用:祛湿,舒筋,活络。

(在使用前咨询专业中医师)

中医特色疗法多效果佳

中医治疗法则

1.行痹:以肢体关节痛无定处,走窜为特点。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痛痹:以痛有定处而剧烈为特点,得热痛减,遇寒加重。治法:经散寒,祛风除湿。

3.着痹: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屈伸不利。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4.痹:关节痛处灼热红红肿,得凉则舒。治法:通络,祛风除湿。

目前,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控制或延缓病情的发展,防止骨质破坏,提高生活质量。然而许多患者仅贪图一时之快,滥用或误用激素,治疗虽起效一时,但因不注重系统的治疗和调摄,使得患者易对激素产生依赖,并且出现毒副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和预后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日益受到现代医学界的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sscprinting.com/fazd/666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