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于4月27日上午10:00召开委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院长樊嘉等同志出席,介绍了肿瘤诊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互联网医疗以及罕见病防治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闻发布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主持。
图源:新华社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首先介绍了肿瘤规范化诊疗的相关情况。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癌症患者和癌症用药,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强总理多次组织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肿瘤防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夯实肿瘤规范化诊疗相关工作。通过加强肿瘤诊疗体系建设、制定完善技术规范、加强肿瘤用药管理、开展肿瘤诊疗质量控制、推广治疗新技术应用等,着力提高肿瘤的诊疗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经过多年努力,医院和床位数量、肿瘤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均不断增加,医院、医院肿瘤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为主体的癌症诊疗和康复体系初步形成,肿瘤诊疗模式更加优化,多学科诊疗的模式正在积极试点,肿瘤诊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恶性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已经从十年前的30.9%提升到目前的40.5%,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某些恶性肿瘤比如食管癌,五年生存率已经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红星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目前国家针对癌症治疗已经制定了各种指南和共识,请问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应该如何做到规范化诊疗?我们还想请问一下,目前在肿瘤治疗的过程当中临床上有时会出现超适应症和超指南用药的情况,请问应当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问题,您的问题也是大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