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随着靶向、免疫等新治疗方法的出现,系统肿瘤诊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方面带来患者生存期延长,但同时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肿瘤发病率上升。脑转移瘤的治疗决策,除了和原发肿瘤类型相关外,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病灶数目。MRI已成为显示脑转移瘤首选检查方法,但显示病灶能力、数目和很多因素相关。标准化的影像检查,不仅能提高诊断准确性,更能为患者治疗决策和评估提供最直观和可靠的依据。
第一作者
初曙光教授、主任医师
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
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
医院学会感染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神经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委会委员
通信作者
潘绵顺教授、主任医师
医院肿瘤放射诊疗中心主任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编辑部主任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肿瘤微创联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放射防护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中枢神经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靶向治疗分会委员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计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特聘顾问
上海市抗癌协会CMUP专业委员会常委
全国医用设备上岗培训命题及授课专家
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CRTOG)执行委员会常委
脑转移瘤是脑内最常见肿瘤,发病率远远高于原发脑肿瘤,统计发现癌症患者终生脑转移瘤发生率为10%~30%。国外报道原发肿瘤最常见依次为肺癌、乳腺癌和黑色素瘤,脑转移发生率分别为40%~50%、15%~20%、5%~20%[1]。以往认为癌症患者发生脑转移提示晚期及预后不良,但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及带来的相应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局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进步,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脑转移瘤的预后均得到明显改善[1]。
脑转移瘤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推测和系统肿瘤疗效的提高带来的患者生存获益有一定关系,并因此促进了对脑转移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