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十月过去了,这段日子注定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因为发生了很多事情,被称为“黑色十月”。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每年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
在中国,诊断为乳腺癌的平均年龄为45-55岁,比西方女性更加年轻,而且乳腺癌是继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之后,第六大中国女性癌症死亡原因,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城乡地区乳腺癌死亡率逐渐增长,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癌症登记资料逐渐提高。城市地区的ASR为7.2例/10万女性比农村地区(ASR:4.9例/10万女性)高46.9%。
乳腺癌的年龄分布
年所有登记区域女性乳腺癌特定年龄组死亡率
(数据来源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发病的却往往是年轻女性。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系统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国际指南推荐紫杉醇单药或蒽环类抗生素作为一线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很快就会耐药,一旦癌症发生转移,生存期通常只有12到15个月。
三阴性乳腺癌占比
74%的患者为HR1/HER22(luminalA),12%为HR2/HER22(三阴型),10%为HR1/HER21(luminalB),4%为HR2/HER21(HER2富集型),不同种族的亚型分布有所不同。
为何如此?那么就要说到它的“三阴”。所谓“三阴”是指缺乏雌激素受体α、孕激素受体和HER2基因表达,乳腺癌中,孕激素受体阳性和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另一个常见的HER2受体阳性乳腺癌,也就是癌细胞的表面有大量的HER2受体,类似于激素受体,引起的HER2乳腺癌可以接受针对HER2受体的不同治疗方法。而三阴性乳腺癌没有任何其他三个类型阳性,由于其缺乏有效的靶点,因此表现出较高的转移率和复发率。这样看来它其实是无法归类到上述三类乳腺癌的统称,曾被形容为“垃圾筐”,由于研究不够,所以以前没有很好的精准诊疗方法,对靶向治疗有没有应答对存活率影响极大。目前化疗仍为主要的全身疗法,国际指南支持将紫杉类或蒽环类单药作为一线疗法,总生存时间各不相同,但是大多不到18个月。
不过在年10月20日,有好消息传出,美国麻省医学会《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的研究报告《AtezolizumabandNab-PaclitaxelinAdvanced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比较了阿特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纳米微粒紫杉醇或安慰剂治疗晚期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结局。发现无论在目标治疗人群中还是PD-L1阳性的亚群中,阿特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纳米微粒紫杉醇治疗组的mPFS均优于安慰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纳米微粒紫杉醇治疗组(7.2个月vs.5.5个月;7.5个月vs.5.0个月)。
该研究的思路是,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表达于活化的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受体为T淋巴细胞表面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因子产生,并且可以抑制抗癌免疫应答。因此,抑制PD-1和PD-L1可以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PD-L1选择性地靶向抑制剂阿特珠单抗可以防止PD-L1与PD-1受体结合,从而逆转T淋巴细胞抑制。阿特珠单抗已被批准单药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阿特珠单抗也被证实对其他实体瘤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活性,包括三阴性乳腺癌。化疗可以增强肿瘤抗原释放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反应,尤其紫杉类可以激活Toll样受体活性并且促进树突细胞活性。白蛋白结合型纳米微粒紫杉醇已被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b期和3期研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b期研究证实可以增强阿特珠单抗的抗癌活性和安全性。乳腺癌患者1b期研究表明,同时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纳米微粒紫杉醇不会削弱阿特珠单抗的免疫动力学效应。
随着对癌症的研究深入,越来越有靶向药联用化疗药的趋势,与常规化疗相比,靶向药物疗法最显著的优势就是针对特定肿瘤开发,能够识别肿瘤细胞上由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所决定的特征性位点,通过与之结合,阻断肿瘤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增殖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杀灭肿瘤细胞、阻止其增殖。而化疗药能够杀灭全身微小转移灶,防止转移复发有一定的效果,强强联合,带来新的治愈希望。
靶向药物的特点决定了其尤其适合身体虚弱的晚期患者使用,因为这类患者的身体状况无法承受化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又不能通过手术对病灶进行清除,本研究针对的就是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分子靶向治疗的使用是有严格条件的,它所针对的是特定的靶子,就像导弹发射前需要雷达和卫星帮助寻找并锁定目标一样,它也需要一些辅助手段。三阴性乳腺癌之所以棘手,就在于它的“阴”,原来没有靶子,无法定点突破,只能通过化疗全身进攻。现在有了针对PD-L1的药物,加上发现了三阴性乳腺癌上的靶子,就能将靶向药和化疗药联用起来了。
我们知道“是药三分毒”,靶向药和化疗药都具有特定的副作用,比如阿特珠单抗不能用于有免疫相关炎症的患者,紫杉醇具有一定的外周神经毒性。有时候两个药联用可能会加重这个副作用。本篇文章带来的好消息是:它们联用并不会加重彼此的副反应,安全性是可控的。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性成果。在这个黑色十月,给无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原来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只能化疗勉强维持,到了晚期,身体无法耐受化疗的毒性,就会很棘手。现在有了阿特珠单抗的帮助,存活期大大延长!而且不会增加原有的不良反应,也维持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PeterSchmid,etal.,().AtezolizumabandNab-PaclitaxelinAdvanced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