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诊断 > 鉴别诊断 > WCLC现场报告白春学教授中国肺

WCLC现场报告白春学教授中国肺

发布时间:2019-1-9 22:59:19   点击数:

白春学教授医院

编者按:

  当地时间年9月6日,第16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开幕。在大会首日的中国专场中,来自医院的白春学教授介绍了中国肺癌诊断新技术。早期诊断是改善生存的最好的办法,有效的筛查手段包括低剂量CT、内窥镜技术,还需要对生物标志物开展研究。CALC的HTH项目将使中国患者获益。详细内容如下:

肺癌的发病率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渐增加。据统计,年我国新发肺癌,例(男性,例,女性,例),平均每10万人中有48.32人罹患肺癌(男性为63.90/10万,女性为31.93/10万)。

肺癌的新型诊断技术

  早期诊断是改善生存的最好途径,肺癌的新型诊断技术包括:

  ①痰细胞学检查:特异性较高,敏感性较低。

  ②内窥镜(纤支镜)检查:敏感性(中心型病变89%,≥2cm的周围型病变69%,2cm的周围型病变33%),并发症包括气胸(0.7%)、出血(1.7%)、死亡(0.04%)。

  ③影像学检查(CT,PET/CT):低剂量CT扫描可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NLST试验证实,CT筛查相比胸部X线检查可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P=0.)。

  ④肿瘤标志物: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血清ProGRP水平较普通人群显著升高(P0.),血清ProGRP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不论是否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IL-23、IL-17A、IL-17F、IL-22和TNF-a)的水平较普通人群显著升高(P0.05);在不伴有COPD的NSCLC患者中,这些细胞因子在I-IIIA期患者中的水平高于其在IIIB-IV期患者中的水平(P0.05)。研究发现,在中国汉族人口中,两个新基因位点(13q12.12和22q12.2)和一些遗传变异体(3q28,5p15.33,13q12.12和22q12.2)可促进肺癌易感性。

  ⑤物联网医学(miot)

新型诊断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目前中国的肺癌共识和指南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早期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年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年版)、《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等。其中,《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具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在出现症状后应进行严格检查,并推荐每年一次体检:①55≤年龄80;②吸烟≥支/年,或≥20包/年;③职业有高危暴露史;④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⑤COPD、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或肺结核病史。

  由中国肺癌防治联盟(CALC)发起的“百千万工程(HTHProject)”,将以“百”“千”“万”为目标,实施指南与共识:预计设立百家肺部结节诊治分中心,培训千名参与肺部结节诊治工作的专业人员,每年发现并治疗数十万0期和Ia期的患者。目前已在全国建立31家分中心,将使中国肺癌患者大大受益。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白春学

赞赏

长按







































白癫疯能治好吗
白癜风能不能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scprinting.com/jbzd/342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