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功能是指使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的一种能力。人体的凝血功能十分重要,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凝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凝血四项检查可检测凝血机制是否正常,可反映内源凝血途径和外源凝血途径,凝血四项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11~13秒。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3s以上为异常。
1、延长常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
2、缩短常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24~36秒。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为异常。
1、延长常见于:
①因子Ⅷ、Ⅸ、和Ⅺ血浆水平减低,如血友病甲、乙。因子Ⅷ减少还见于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
②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以及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③纤溶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以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④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或Ⅸ抗体、SLE等。
凝血酶时间(TT)
11~18秒。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3s以上异常。
1、延长常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SLE、肝病、肾病等,低(无)纤维蛋白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如DIC、原发性纤溶等。
2、缩短常见于:血标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时。
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
2~4g/L。
1、减少(1.5g/l)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也见于蛇毒治疗(如抗栓酶、去纤酶)和溶栓治疗。
2、增加常见于:
①感染:毒血症、肺炎、轻型肝炎、胆囊炎、肺结核及长期的局部炎症。
②无菌炎症:肾病综合症、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等。
③其它:如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月经期及妊娠期也可见轻度增高。
步长诊断推荐D二聚体(D-Dimer)测定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辅助诊断DVT,肺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其他引起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的疾病。
此外,步长诊断荧光检测平台还拥有各类产品,基本满足临床各项需求。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