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多学科综合协作治疗模式(MDT)和全程管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肿瘤治疗标准模式。肿瘤的MDT,是指由来自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科、病理科等科室专家加上护理人员组成工作组,针对某一肿瘤类型,通过定期会议形式,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
在法国、德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MDT医院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甚至已经立法,每个肿瘤患者都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
为了在肺癌防治领域推广多学科精准化治疗的合作模式,增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提供各学科协作平台。
10月26日,医院肿瘤科和胸外科联合了主办“年国家级肺癌多学科诊疗及全程管理继续教育学习班”,邀请江浙两地的40多位顶级肺癌专家齐聚南京,共享交流肺癌多学科知识,推进肺癌全程管理的规范化进程。
看点
01
多领域医学大咖杏林论剑
分享肺癌前沿进展
陈嘉、史美祺、陈锦飞、黄俊星、陶敏、陈亮、黄茂、俞同福、卢凯华……这些专家,是来自胸外科、呼吸内科、肿瘤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医学科等各医学领域内的肺癌顶级专家。
26日的肺癌多学科MDT学习班上,这些医学专家从各自所擅长的医学领域出发,多角度全方位的为现场医学同仁献上了一场肺癌诊断、治疗以及康复的医学饕餮盛宴。
肺小结节的诊断、肺癌免疫治疗的新进展、内外科微创诊疗新技术、放疗在局部晚期NSCLC中的应用......这些肺癌前沿知识讲座昭示着肺癌诊疗新手段、新技术层出不穷,甚至连人工智能都已在肺癌治疗中得到应用。
看点
02
大数据引发肺癌治疗新潮流
机器人也能治肺癌?
年,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火遍了整个互联网。无独有偶,在肿瘤学界也有一个“阿尔法狗”——沃森医生(Dr.Watson)。
学习班上,医院肿瘤内科的陈锦飞主任为参会医生分享了人工智能在肿瘤治疗中的新进展——沃森医生(Dr.Watson)。
据了解,沃森(Watson)是一款由IBM公司打造的医疗认知计算系统,其“大脑”内装有44家美国医疗机构的癌症治疗案例、种以上医学期刊的万页论文、本以上医学书籍,可以支持包括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在内的8个癌种的治疗。
未来,沃森将成为临床肿瘤医生的好助手,通过分析整合全球病例的大数据,结合临床专家的医疗知识,为患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或建议,帮助肿瘤医生做出精准的治疗决策。
看点
03
搭建多学科专家共享交流平台
助力肺癌患者全程管理
作为卢医生肺癌之家和本次肺癌多学科MDT学习班的发起人,卢凯华教授谈到了她组建卢医生肺癌之家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肺癌多学科MDT学习班的初衷。
开展肺癌多学科MDT学习班可以为多学科专家搭建一个学术共享交流平台,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优化治疗策略,使更多的患者可以得到更为规范化的诊疗以及最恰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参会医生不断学习最新的医学进展和跨学科的知识,共同提高诊疗水平和诊疗质量。
卢医生肺癌之家作为MDT模式在肺癌临床治疗实践上的延伸,目前已经有肿瘤科、胸外科、放射科、放疗科、病理科、脑外科等多学科的15位专家加入。这么多专家的加入可以为广大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肺癌全程管理,为众多专家提供多学科交流的舞台。
未来,卢医生肺癌之家将成为医学专家的学科交流平台和肺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平台,依托于多学科专家团队对肺癌患者进行全程化系统管理,让他们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END卢凯华
卢医生肺癌之家发起人
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专业:肺癌的疑难诊断与个体化治疗及全程管理
门诊:周二上午医院门诊3楼45诊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