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怎么办?做个基因检测,用靶向药物治疗,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靶向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不良反应也较轻,这些让它在肿瘤治疗中越来越被重视。
不过,我们之前也提过,靶向药物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耐药。
一旦发生了耐药,治疗效果急转直下,这时候又有何对策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在肺癌靶向治疗中,一开始敏感,治疗效果很好,但后来发生了耐药应该怎么办。
1、尽量再取组织活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耐药原因。
目前不管是NCCN指南,还是国内的专家共识都明确建议首先再活检。
举例:如果再检测发现出现了TM突变,那么可以改用第三代EGFRTKI类药物奥希替尼(AZD)。
TM突变在这类耐药中占比50%,其他的耐药机制简单总结如下表,虽然有些耐药基因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药物,但是明确了耐药机制,可以帮助我们避开无效的治疗方案,把握治疗时机。
2、在确实没办法取组织活检时,可以通过采集外周血,用比较灵敏的方法进行基因检测,比如ARMS-PCR、ddPCR等。
这些检测方法灵敏度可以达到1%甚至更低,所以检测结果也有参考意义。
3、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新的治疗方案,如果EGFR-TKI类药物耐药,还可以考虑ALK-TKI类药物或者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
靶向药物耐药有两种,一种是原发性,一种是继发性。我们今天的内容是继续性耐药,下次我们介绍一下原发性耐药。
感谢阅读,中科医院曝光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