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特别是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可抑制程序性凋亡因子1(PD-1)受体,目前已成为NSCLC二线治疗药物。TheLancetRespiratoryMedicine杂志就年肺癌免疫治疗领域最新进展进行了盘点。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比二线化疗
2个Ⅲ期试验证实:对于鳞癌和非鳞癌NSCLC患者,相比标准二线化疗方案,使用nivolumab可改善总生存。
另外,OAK研究也发现:PD-L1抑制剂atezolizumab可使NSCLC患者获益。该研究共招募了例NSCLC患者,研究未特别限定受试者PD-L1表达情况。这例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atezolizumab组(atezolizumabmg静脉使用)或标准多烯紫杉醇化疗组(每3周一次),直至肿瘤进展。
研究对于首批加入研究的例患者数据分析发现:atezolizumab组受试者总生存及主要终点优于化疗组;atezolizumab组受试者中位生存期为13.8个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肿瘤细胞或免疫细胞中≥1%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亚群得到了类似的总生存结果。
针对nivolumab的研究发现,不论患者PD-L1表达与否,相比化疗组,nivolumab组的研究结果均更理想;其中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50%或PD-L1免疫浸润≥10%的亚组患者,临床转归更好。
试验设计类似的Keynote-研究,针对例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1%的患者,比较了pembrolizumab和二线化疗方案的疗效。患者被随机分配至2mg/kg/3周pembrolizumab组、10mg/kg/3周pembrolizumab组和多烯紫杉醇组。
研究发现,两个pembrolizumab组的总生存均优于多烯紫杉醇组;其中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50%的患者亚群受益更明显。所有的4个与二线化疗方案相比较的临床研究均显示:相比多烯紫杉醇,免疫治疗的毒性更低。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比一线化疗
基于这些研究数据,以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一线治疗、辅助和新辅助治疗的行列。KEYNOTE-是第一个比较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一线化疗方案疗效及安全性的Ⅲ期临床试验(尽管研究对象只是一个亚组的患者)。
例患者均为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50%。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pembrolizumab组(mg/3周,静脉使用)和铂剂化疗组。
研究发现,pembrolizumab的疗效优于化疗,pembrolizumab组中位无进展生存为10.3个月,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为6.0个月。研究尚未统计中位总生存。到目前为止,pembrolizumab组6个月时的总生存及毒性反应均优于化疗组。
3化疗与免疫治疗的相互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肺癌免疫治疗研究的进行,研究者也逐渐认识到恶性肿瘤免疫应答的复杂性。McGranahan等通过研究肿瘤抗原异质性后指出,富含克隆新抗原的肿瘤对PD-1和CTLA-4抑制剂敏感性增加。
此外,研究也发现:化疗可通过诱导亚克隆新抗原从而改变新表位,而这会导致免疫治疗反应变差;因此,对于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如:KEYNOTE-中的受试者,免疫治疗效果可能更理想。
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
KEYNOTE-队列研究评估了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疗效。这是一个开放标签的Ⅱ期临床研究,共招募了例晚期NSCLC患者,并未限定这些患者PD-L1的表达情况。所有受实际随机分配至化疗组(4个疗程的卡铂+培美曲赛,继而给予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或化疗+免疫治疗组(同样化疗方案+pembrolizumabmg/3周)。
研究发现,化疗+免疫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主要终点)及无进展生存均优于单用化疗组;化疗+免疫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55%(33/60),中位无进展生存为13个月;单用化疗组客观缓解率为29%(18/63),中位无进展生存为8.9个月。
对于PD-L1高度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应将pembrolizumab作为新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目前,尚不清楚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的差别。相比二线化疗药物,不论NSCLC患者PD-L1表达与否,nivolumab及atezolizumab的疗效均更理想、毒性更低。
目前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PD-1通路抑制剂与化疗药物、CTLA-4抑制剂或其他调节免疫药物怎样联用才更有效。现有研究已证实:通过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缓解率和生存期,但是有时也会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
上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将会是万众期待,因为其结果有可能改善这一常见致命性疾病的转归。
福利
由丁香园战友
shijun整理的一百多种肿瘤药物手册,返回肿瘤时间,回复手册立刻收入囊中,日常工作小帮手!推荐阅读:
年黑色素瘤领域前沿进展
盘点:胃癌领域研究进展
编辑:汪小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