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日报记者/顾珊珊通讯员/戴洋美编/杜鹃
提问
A:“体检报告说我右肺有小结节,我才27岁,怕!”
B:“我爸爸上个月体检出肺结节,是不是癌啊,怎么办?”
有一个不争的可怕事实——
雾霾频发,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
肺癌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而近年来,体检报告上频频出现的肺结节,
也让人十分敏感和纠结。
体检报告上这样写——
发现肺部结节阴影,肿瘤不能排除,建议随访。
这句话谁看谁怕!
医院!
医院普胸外科医生:
肺部结节不等于肺癌!先莫慌!
通过影像学诊断,
医生会根据肺部结节的大小、颜值、生长进行初步判断。
而随访仍然十分必要!
“颜值”:就是指结节长得好不好看,例如结节形状规则,质地均匀,边缘光滑,则良性的可能性大;如果形状不规则,有“分叶”,周围还有“毛刺”,“凹陷”,那么就要怀疑肺癌。
“生长”:都知道肺癌长得快,良性疾病长得慢,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肺癌的发展也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肺癌实性结节的容积倍增时间为40~天,而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样结节的倍增时间就显著>天,呈“惰性”生长。
“随访”:就是指对不能排除肺癌的结节在规定时间内复查CT,或者先按照良性结节进行治疗后复查,如果结节缩小了,则良性的可能性大,反之则要进一步诊断。
高危人群的肺部结节应该引起重视——>50岁,有长期大量吸烟史,有职业暴露或二手烟暴露的风险,有家族肿瘤史等。
如果,
真遇上了需要手术处理的肺结节,
张家港人可以去这里咨询——
近日,
医院普医院合作,成功开展了多例胸腔镜微创肺肿瘤切除术。
来看和传统开胸手术的特点对比图。
你可能想看看这类手术怎么做,以及效果如何——
术后第一天下床活动!
塘桥镇的陆先生是市三院第一个胸腔镜微创肺结节手术切除术的病例。
58岁的陆先生,既往无吸烟史,因“咳嗽咳痰一月余”而来院就诊,CT提示右下肺占位,炎症不排除。入院后先予抗感染治疗,后复查CT提示右下肺占位较前相仿,考虑肺癌,决定行胸腔镜手术治疗。
手术由市三院外科副主任医师毛叶飞、医院杨运海主任共同完成。
术后第一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动。
病理结果显示,陆先生的肺结节确为肺癌。
术后陆先生恢复顺利,该次手术的成功进行,使陆先生足不出户,医院就能享受上海专家为其手术,不医院看病的麻烦,还为其节约了费用,更方便了家人的照顾。
手术全过程回顾
市三院麻醉科为陆先生进行单肺通气全身麻醉,保持患侧肺不通气萎陷。
在患侧胸壁切3个1~3厘米的小切口代替传统手术的25厘米的大切口,手术借用显示器、胸腔镜及相应的手术器械完成。
手术成功地切除了右肺下叶,并清扫相关淋巴结,术中出血少。
术后常规抗感染、排痰等综合治疗,
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恢复良好。
一般术后7天左右,患者即可出院。
这例手术的成功施行,标志着市三院在胸腔镜微创技术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
其实,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就算是肺癌也不那么可怕!
QA问:胸腔镜微创技术可以开展哪些手术呢?
答:诊断性手术适应症:可应用于多种胸腔疾病包括胸膜、肺部、纵隔、心包疾病以及胸外伤的诊断。可清晰地全面的观察胸腔内情况,可照相和录像,并能获得足够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治疗性手术适应症:①胸膜疾病: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乳糜胸、胸膜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等。②肺部疾病:肺良性肿块切除、肺癌根治、终末肺气肿的肺减容。③食道疾病:食管平滑肌瘤、食管憩室、贲门失驰缓症、食管癌。④纵隔疾病:胸腺及其它部位纵隔肿瘤,纵隔囊肿等。⑤其它:手汗症、心肺外伤、胸廓畸形等。
问:胸腔镜微创技术这么好,如有问题,我该如何咨询呢?
答:市三院胸腔镜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