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年中华医学会公布的《中国肿瘤防治进展》的报告显示,肺癌居全国肿瘤发病率首位。详情可点击链接→中国肿瘤防治进展公布,看看什么地方易得什么癌(多图)
所以肺癌如何治疗,最新有什么进展都牵动了很多患者和医生的心。近日,《JAMAOncology》对此进行了总结,阐述了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进展和治疗框架。
非小细胞肺癌可分为肺鳞癌、肺腺癌、肺大细胞癌。在治疗方面,可分为鳞癌和非鳞癌。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主要对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治疗前需对这些肿瘤进行驱动基因突变和重排的检测,其中至少应包括EGFR、ALK、ROS1、MET和BRAF等。虽然在鳞状细胞癌中已经发现突变基因,但目前尚无获得FDA批准的这类突变的抑制剂。
EGFR突变
携带EGFR突变的晚期肺腺癌约占15%。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和阿法替尼都已经获批作为一线治疗,而且已经被证明与含铂二联方案的一线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可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
大部分患者在治疗9-11月后发生耐药,约有一半的患者发生TM耐药突变。对于这些患者而言,奥希替尼作为二线治疗可改善PFS,并减少中暑神经系统(CNS)转移。
当然,奥希替尼作为EGFR突变的患者的一线治疗,虽然总生存期(OS)数据还没成熟,但它可以改善中位PFS,FDA已批准其作为EGFR突变患者,尤其是伴有CNS转移的患者的一线治疗。详情可点击链接→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可以直接吃AZD!
ALK
涉及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的易位基因ALK存在于大约5%的肺腺癌患者中。目前FDA针对这一适应症批准的一线治疗药物有克唑替尼和艾乐替尼。
根据代号为ALEX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艾乐替尼可使ALK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降低47%,而且可以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25.7vs10.4个月)。
艾乐替尼相比克唑替尼,还可使肿瘤转移至脑部或在脑部/中枢神经系统继续生长的风险降低84%。
此外,在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的突变——KRAS目前还没有针对性地靶向药,其他作为靶点的突变如ROS1、MET、RET和ERBB2/HER2以及NTRK融合,较不常见。因此,肺癌患者进行靶向治疗前进行基因检测,对于后续选择有效的药物至关重要。
不过问题来了!没有靶向基因的患者怎么办?经过靶向治疗后进展的患者怎么办?FDA没有批准针对鳞癌的靶向药怎么办?
这篇综述里提到,这部分患者可以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和标准的含铂二联化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