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诊断 > 肺癌治疗 > WCLC苏春霞教授团队从筛查

WCLC苏春霞教授团队从筛查

发布时间:2021-9-9 14:13:10   点击数:

作为肺癌领域的学术盛宴,第21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已经顺利落幕。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WCLC也首次采取了线上举行的特别形式,在会议上公布了从筛查、诊断到治疗等多项肺癌临床研究的最新数据,亮点颇多。本报特邀同济大医院苏春霞教授团队从中摘取三项热点研究,分享进展、点评亮点,现将云进展点评内容整理如下,与广大读者共享。

研究简介

研究一:纳武利尤单抗对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用于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随机Ⅱ期临床研究

目前,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仍以靶向治疗为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单药效果不佳,该项随机Ⅱ期临床研究除了观察纳武利尤单抗对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之外,还对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总共纳入31例患者(纳武利尤单抗单药组15例,双免疫联合组16例),其中,45.2%的患者为TM阳性,51.6%的患者存在脑转移。在可评估的患者当中,单药组6例疾病稳定(SD)、8例疾病进展(PD);联合治疗组1例达到部分缓解(PR)、6例SD、9例PD。两组中位PFS分别是1.31个月和1.22个月,6个月的PFS率分别为8.3%和8.9%,整体人群客观缓解率(ORR)为3.2%,疾病控制率为49.1%。

5例临床获益(最佳疗效为PR,或6个月评价时仍为PR/SD)患者均为19外显子缺失突变,其中4例为TM阴性。治疗疗效与PD-1表达没有相关性。单药组进展后交叉到联合组并不获益。不良反应方面,与CheckMate相比,靶向治疗后应用免疫治疗并未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在生物标志物方面,肿瘤突变负荷(TMB)和T细胞炎症基因表达(GEP)并无疗效预测价值。对8例治疗前后配对的组织进行分析,发现临床获益患者为基线时免疫热肿瘤或治疗后变为免疫热肿瘤,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数量在治疗后变少。分析脑转移患者发现,5例患者原发病灶控制良好,但出现颅内新发病灶或者颅内原有病灶进展。

研究提示,ICI对EGFR-TKI耐药的NSCLC并未带来临床获益。GEP和TMB对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的ICI治疗并无疗效预测作用。EGFR-TKI治疗后应用ICI并未增加安全性问题,颅内失败是这类患者选择免疫治疗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专家点评

EGFR突变患者免疫治疗道路艰辛

EGFR突变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是临床

转载请注明:http://www.sscprinting.com/fazl/729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