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诊断 > 肺癌治疗 > 专家讲科普赵鹏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专家讲科普赵鹏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发布时间:2021-9-14 8:26:39   点击数:

赵鹏,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三二〇一医院血液风湿科副主任,风湿免疫组组长,医院大内二党支部书记。现为中国免疫学会会员,任全国卫生产业协会风湿病-分子免疫分会理事,陕西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血液病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西安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委员。长期从事血液及风湿系统疾病的诊治工作,擅长采用免疫靶向治疗血液肿瘤、个体化方案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主要研究领域:自身免疫病血管粘膜病变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经常会有朋友问到“医生,我是内风湿,还是外风湿”,甚至有人将“湿疹”也称为“风湿病”,以上定义都是不正确、不严谨的,今天我们就来普及一下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科普知识。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的,以侵蚀关节滑膜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病以女性多见,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3。RA可见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为该病发病的高峰。RA病变呈现多样化,主要变现为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RA发展的后期表现为软骨和骨质均受到严重侵犯,而导致形成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患者家庭及国家医疗资源的支出有很大的影响。

RA的发病机制目前为止仍未能完全明确,不同的学说较多。但是目前公认,RA是一种由多因素导致关节滑膜炎,其中免疫异常是导致RA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此外,环境因素(如寒冷潮湿等)、劳累、感染等均可诱发RA。

RA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同患者差异较大,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关节疼痛及触痛、关节肿胀、关节畸形及骨质疏松等。另外,大多数患者均伴有关节外表现,包括有无疲劳、贫血、类风湿结节、皮疹、葡萄膜炎、巩膜炎、口干、眼干、心包炎、血管病变、肌炎、发热、淋巴结肿大、神经病变、心肺功能受损、肾脏功能受损等,以上症状都有可能同时存在。

RA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化验及影像学检查。风湿科医生会根据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和年ACR/EULAR诊断分类标准进行诊断。

在RA的诊断中,应注意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及硬皮病等其他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关节炎鉴别。

1.骨关节炎:该病在中老年人多发,主要累及膝、髋等负重关节。活动时关节痛加重,可有关节肿胀和积液。部分患者的远端指间关节出现特征性赫伯登(Heberden)结节,而在近端指关节可出现布夏尔(Bouchard)结节。骨关节炎患者很少出现对称性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受累,无类风湿结节,晨僵时间短或无晨僵。此外,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沉多为轻度增快,而类风湿因子阴性。X线显示关节边缘增生或骨赘形成,晚期可由于软骨破坏出现关节间隙狭窄。

2.痛风性关节炎:该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常表现为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好发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或跗关节,也可侵犯膝、踝、肘、腕及手关节。本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阴性,而血尿酸水平大多增高。慢性重症者可在关节周围和耳廓等部位出现痛风石。

3.银屑病关节炎:该病以手指或足趾远端关节受累为主,发病前或病程中出现银屑病的皮肤或指甲病变,也可有关节畸形,但对称性指间关节炎少见,RF阴性。

4.强直性脊柱炎:本病以青年男性多发,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柱,部分患者可出现以膝、踝、髋关节为主的非对称性下肢大关节肿痛。该病常伴有肌腱端炎,HLA-B27阳性而RF阴性。骶髂关节炎及脊柱的X线改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其他疾病所致的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风湿病均可有关节受累。但是这些疾病多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性自身抗体,一般无骨侵蚀。对不典型的RA还需要与感染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和风湿热等鉴别。

RA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改善关节功能和预后。强调早期治疗、联合用药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和其他治疗等。强调患者教育及整体和规范治疗的理念。适当的休息、理疗、体疗、外用药、正确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等对于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除前述的治疗方法外,对于少数经规范用药疗效欠佳,血清中有高滴度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者可考虑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治疗。但临床上应强调严格掌握适应证以及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等治疗原则。此外,自体干细胞移植、T细胞疫苗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RA的缓解可能有效,但仅适用于少数患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流行病学分析显示,RA患者的预后较差,与健康人相比,RA患者的平均寿命相对缩短3-6岁。如果该病在早期未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会发展为关节强直或畸形,严重者最终会导致运动能力的丧失,致残率较高。根据就诊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行分级,共分为4级:I级,日常生活不受限制;II级,中等程度的活动受限,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III级,有明显的活动受限,不能从事日常活动;IV级,生活不能自理,丧失活动能力。根据以上分级,便于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大多数RA患者经系统规范的风湿免疫专科治疗完全可以达到临床缓解、改善生活质量,因此患者要有战胜疾病治疗信心和良好心态。

了解了以上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知识,相信大家明白了此病是一种可以引起全身多系统病变的免疫性疾病,不单单是关节疼痛,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很好,新的机制研究与新药研发也将会为更多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福音,欢迎大家到风湿免疫专科就诊咨询,最后提醒关节痛的朋友应注意冬季关节保暖。

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并底部随手点亮“在看”哟!!!汉中科普投稿信箱:hanzhongkepu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sscprinting.com/fazl/730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