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邵宜-特约编辑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发生率高,约30%-50%患者会发生脑转移(BM)。BM者通常具有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预后不良,中位生存仅3-6个月。JTO近期发表一篇综述总结了EGFR和ALKTKIs治疗脑转移NSCLC患者的数据,并讨论了包括联合放疗(RT)和新型药物治疗的新策略。
NSCLCCNS转移的标准治疗和靶向药物
血脑屏障(BBB)可阻止化疗药物进入脑实质,而且一些化疗药物是药物转运蛋白的底物,如P-gp在BBB上强烈表达,进一步降低细胞内药物水平,故手术和放疗依旧是最常用于治疗BM的手段。一项肺癌突变联盟分析表明和不具有驱动基因及具有驱动基因但未接受靶向药物治疗者相比,具有驱动基因并给予相应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生存改善,但这一获益可能被CNS转移而限制。TKIs通常具有较低的BBB通透性。一项药物动力研究使用[11C]-厄洛替尼发现具有多发BM的NSCLC患者中,厄洛替尼可在一些BM中累积,但一些药物转运蛋白如P-g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可能限制BBB通透性,降低其在脑部的效力。
EGFR抑制剂
EGFRTKI的RR70%-80%,中位PFS约12月,和化疗比显著改善PFS和QOL。虽然CNS是接受EGFRTKIs治疗患者的常见复发部位,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和化疗相比,一线接受TKI治疗的EGFR阳性NSCLC患者具有较低的CNS进展率,12个月CNS进展风险是6%,而化疗者是19%。回顾性研究表明EGFR突变阳性NSCLC和BM患者比野生型患者具有较好预后。生存时间更长,可能由于对RT具有更好反应和TKIs在颅内具有活性。
TKIs对颅内病变有活性。在一项回顾性分析中,尽管突变组只有16%接受了全脑照射(WBRT),而对照组85%接受WBRT,厄洛替尼治疗后突变患者的颅内进展时间为11.7个月,而野生或未知型患者是5.8个月。同样,一项关于厄洛替尼二线治疗的前瞻性研究中,总人群颅内PFS是10.1月,总PFS是9.7月,而EGFR突变者总PFS是15.2个月,显著长于野生型的4.4个月(P=0.02)。
研究报道EGFRTKIs可达到脑脊液(CSF)的治疗浓度。厄洛替尼CSF通过率为2.8%-5.1%,虽然显著低于血浆浓度,但为足够的CSF浓度。一些研究观察到血浆和CSF药物浓度具有线性关系,故可通过增加药物剂量提高BM治疗效力。一项病例报道汇报使用高剂量吉非替尼可达到CSF治疗浓度,表明此方法可行。但另一项研究中10个患者接受脉冲式厄洛替尼治疗CNS转移,每周给予mg-mg,RR为10%,中位CNSPFS仅1.7月,因此合理的给药方式尚需探讨。
较新的药物中,二代TKIs,阿法替尼和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