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史:
年龄
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咯血丝痰,胸痛,其他部位疼痛等,应注意持续的时间。
体重下降情况
家族史
吸烟史
肿瘤史:患者是否以前曾患过肿瘤,目前状况等;
其他胸部/肺部疾病史:尤其应注意慢性肺病;
职业接触史:职业,可能接触放射性辐射,化学品和空气污染等;
二、基本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功能状态(PS),锁骨上淋巴结,皮下结节,局部压痛等;
营养状态评价
胸部和上腹部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应包括肾上腺;
血常规;
生化常规:血钙,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等;
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三、进一步检查项目:
病理学评估/病原学诊断:
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纤维支气管镜;
2.细针穿刺活检(组织学或细胞学);
3.痰细胞学检查;
4.胸腔积液穿刺抽液。
(注意:1.对于不可手术或者不可治愈的晚期患者,活检应选择最容易获得/最安全的方式,在此前提条件下可选取易得更多组织的部位进行活检。2.对于可手术/可治愈的患者,穿刺活检在极少或不改变治疗策略的情况下不建议进行。例如,定义为T1-T2N0M0,肺部结节高度怀疑为肺癌,患者可耐受手术的情况下。)
5.纤维支气管镜:获得病理组织/细胞学诊断,评价肿瘤的累及范围,尤其是对于中央型可手术患者。
6.骨扫描:推荐应用于临床IB期至IIIB期的患者。注意:如发现承重骨转移,应进一步影像评价可能的影响。
7.PET-CT扫描(如做此项检查,可不做骨扫描):推荐应用于临床IB期至IIIB期的患者;对于经胸片发现的高度疑似肺癌结节,直接行PET-CT增强扫描是合适的,这样可以减少检查的时间。注意:如发现承重骨转移,应进一步影像评价可能的影响。
8.脑MRI(增强):推荐应用于临床IB期至IIIB期的患者,尤其是对于临床分期为非鳞癌II期和III期患者,建议增强脑MRI取代脑CT。但如无亦可考虑增强CT。
9.脊柱/脊髓MRI检查:如果有脊髓压迫或者脊柱转移。
10.肺功能检查(考虑为可手术和胸部放疗者)
11.心电图/心功能评价
12.结核菌素试验:如果不能排除结核
13.骨髓穿刺:部分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考虑。
四、纵隔淋巴结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检查项目(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临床分期第一站淋巴结转移(cN1)定义为:淋巴结短径≥1.5cm或者PET阳性临床分期第二站淋巴结转移(cN2)定义为:淋巴结短径≥1.5cm或者PET阳性如果以上淋巴结通过活检(如纵隔镜、EBUS和EUS)证实为有淋巴结转移癌,则为病理确认的pN1,pN2。
1.EBUS
2.EUS
3.经颈纵隔镜活检
4.经胸骨旁纵隔镜活检
5.经胸腔镜活检(如以医院无以上方法时)
6.开胸活检(如以医院无以上方法时)
五、其他检查项目:
针对患者伴随疾病增加相关检查。
原则:如评价为不可手术,则检查项目以能获得一个亚分期指标即可。
附:有关检查项目的说明:1.磁共振成像(MRI) MRI在肺癌临床分期上的价值在于判断脊柱、肋骨及颅脑有无转移。对于临床分期为非鳞癌II期和III期患者,建议脑MRI取代脑CT。
2.骨扫描检查被列为肺癌骨转移的常规检查,当骨扫描提示骨转移时,应对可疑部位进一步行MRI检查验证。
3.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检查主要用于筛选有无远处转移,对于纵隔淋巴结转移亦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推荐临床IB~IIIB期的患者常规使用。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包括纤维支气管镜下刷检、活检及支气管灌洗获取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是肺癌的常规检查方法,尤其是对于可能接受治愈性手术的患者而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和经支气管超声针吸活检(EBUS-TBNA)用于肺肿物和淋巴结活检,对于纵隔淋巴结病理诊断和分期尤其有效,推荐做为纵隔分期的首选检查方法。
5.纵隔镜检查 纵隔镜检查是目前临床评价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金标准。CT、MRI及PET-CT能为肺癌治疗前的N分期提供极有价值的证据,但仍不能取代纵隔镜的诊断价值。但随着EBUS-TBNA的推广,目前往往在行EBUS阴性后再考虑行纵隔镜检查。
6.胸腔镜技术(VATS) 用于肺癌诊断、分期和治疗。对于肺部微小结节病变,既可完整切除病灶,又可获得明确诊断;对于中晚期肺癌,胸腔镜下可行淋巴结、胸膜和心包活检,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的细胞学检查,为制定全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但VATS术仍可能给病人带来心肺合并症的风险,花费更高,建议当细针穿刺活检(TTNA)等检查方法无法取得病理标本时,再行胸腔镜下手术。
7.生化检查和肿瘤标志物:
血清学检查对于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7.1生化检查项目生化检查项目对于肺癌的状态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 7.1.1血碱性磷酸酶(ALP)或血钙升高时应考虑肺癌骨转移的可能性;7.1.2AL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或胆红素升高时应考虑肺癌肝转移的可能性。
7.2肿瘤标志物检查肿瘤标志物项目对于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有升高的患者,随访时检查这些项目意义较大。7.2.1癌胚抗原(CEA)7.2.2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7.2.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7.2.4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等,作为肺癌评估的参考项目。
影像学诊断中的注意事项
1.病变的大小、形状;
2.肺间质的改变,如纤维化、疤痕和炎症性表现等;
3.FDG的摄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