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目前肺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且发现时多为中晚期。专家建议,有肺癌家族史、45岁以上、吸烟指数超过的人群,每年应定期进行低计量螺旋CT检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肺癌发病呈年轻化
据《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死亡率第一位;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达60万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肺癌第一大国”。就我省而言,也是肺癌发病大省,肺癌的发病率位于各种肿瘤疾病的首位。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年我国每年将有约万人死于肺癌,即平均每分钟有2人死于肺癌。导致肺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吸烟为最大的危害因素,而雾霾、油烟、油炸食品、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也是肺癌的致病因素。
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张俊萍介绍,该科接诊的肿瘤患者中,肺癌患者占三分之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已经无法实施手术,只能靠放疗、化疗来维持生命的中晚期患者。近年来,肺癌的患病人群日趋年轻化,医院接诊的肺癌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17岁。
“如果肺癌在早期就能被发现,并接受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胸腔镜微创手术,将微小的病灶切除,其肺癌的临床治愈率(即5年生存率和长期生存率)能达到98%至99%。”医院胸外腔镜病房主任杨更朴说。
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筛查肺癌
“由于肺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多肺癌患者在发现时都已经处于中晚期,这给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杨更朴说,我们常听到一些患者和家属的抱怨:年年体检,年年拍胸片,可就是查不出来,等到发现时已中晚期。
“常规胸片检查很难发现肺部几毫米的小病灶,而这些小病灶部分可能就是肺癌。”杨更朴建议说,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定期要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低计量螺旋CT检查能清楚地发现肺部4毫米至5毫米的微小病灶,可发现80%的早中期肺癌,能极大提高肺癌的早诊率,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2%。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与普通胸片CT检查相比,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以有效筛查出早期肺癌患者,并在6.5年内使肺癌死亡率降低了20%;低密度螺旋CT敏感度更高,能有效提高肿瘤早期发现率;它的剂量只有普通胸片CT常量的十分之一,筛查者也不用过度担心检查本身会否带来什么伤害。
“现在积极进行肺癌筛查的人并不多,所以很多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目前发现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手段。”杨更朴建议,有肺癌家族史、45岁以上,吸烟指数(即每天吸烟支数×烟龄)超过的人群,医院接受低计量螺旋CT检查。
本文来源于太原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