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日,肺癌多学科头脑风暴青岛站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医悦汇》及贝达药业联合举办,医院马学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众多专家纷至而来,共话肺癌难题,为肺癌诊疗献计献策。《医悦汇》记者全程参与报道。
值此契机,《医悦汇》邀请本次大会主席医院马学真教授进行了专访,共同探讨肺癌靶向治疗的万千改变。
访谈嘉宾
医院马学真教授
《医悦汇》:靶向药物EGFR-TKI已经在临床中应用十多年,目前一代至三代药物都已投入临床使用,您认为在临床中该如何合理的选择治疗呢?
马学真教授:尽管临床中已经有一代、二代、三代TKI药物,但它们各自的定位不同。针对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一代EGFR-TKI是一线治疗的首选。二代药物目前的使用需要有严格的规范,因为它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强,在国内还未广泛使用。三代药物主要应用在一代药物耐药后,患者出现TM突变的情况。同时,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使用一代TKI和化疗进行治疗后,发生进展,继续使用一代TKI仍有患者能够从中获益,这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也是一代TKI的用途之一。
《医悦汇》:年ASCO会议刚刚落幕,会议中也发布了很多关于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请您谈谈国内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如埃克替尼这类药物,在目前肿瘤药物治疗方面格局的变化?
马学真教授:TKI药物的研发是十分漫长的,但它的结构相对简单,中国原研药物与进口药物相比并不逊色,反而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就埃克替尼而言,它的疗效在各方面都与进口药物相当,而且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它的治疗窗较宽,针对缓慢进展的患者,可以加量使用,使患者获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