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诊断 > 肺癌治疗 > 病例肺癌期的PETCT影像表现一例

病例肺癌期的PETCT影像表现一例

发布时间:2017-12-4 16:22:19   点击数: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指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目前是男性肿瘤发病率中居于首位。肺癌的转移途径为直接扩散、淋巴转移(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及血行转移。根据其转移情况,可以将肺癌进行TNM分期(T:原发肿瘤大小、N:淋巴结转移、M:远处转移),通过分期可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指导,早期可手术切除,做到早期治疗的目的,而晚期患者则失去手术的意义。

PET-CT对肺癌的临床意义主要是早期诊断、分期、再分期、治疗响应监控、治疗监测、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其诊断依据是借助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的量化分析及CT形态学特点。通常将平均标准化摄取值(mean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ean)或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n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ax)>2.5通常作为鉴别诊断标准,即SUVmax2.5时考虑恶性肿瘤,反之,则不考虑。本文仅对一名Ⅳ期(即任何T、任何N、M1)患者进行PET-CT临床再分期及讨论。

病例:患者,男,56岁,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不适,进行加重,并伴腹部钝痛和腹胀。外院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占位,伴双肺多发转移可能;外院MR提示腰骶椎转移可能。我院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均未升高。

PET-CT图像所见(阳性表现):

右肺上叶前段见团块状糖代谢增高影,外形不规则,呈分叶状,大小约4.05cm×4.6cm×4.79cm,并可见“毛刺征”“支气管截断征”,周围见絮状高密度影,伴糖代谢异常增高,SUV最大值14.8;两肺胸膜下见散在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结节状及小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部分伴糖代谢增高,SUV最大值2.8;肝内见散在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尚清,部分融合,伴糖代谢增高,SUV最大值9.0;左侧肾上腺增大,并可见结节状糖代谢增高影,SUV最大值6.1;全身多发(右侧颈部、两侧锁骨区、纵隔内主肺动脉窗间隙、隆突下间隙、两肺门旁、心膈角区、腹膜后间隙、肠系膜间隙、右侧髂血旁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伴糖代谢增高,SUV最大值9.3,全身多发(颅底、颈、胸、腰椎体及附件骨、肋骨、胸骨、骨盆诸骨、四肢骨近端及上肢带骨)中轴骨及四肢骨见多发骨质改变,部分骨髓密度增高,伴糖代谢异常增高,SUV最大值10.9。主要图像如下:

结果:结合其病史及PET-CT表现,本例符合右肺恶性肿瘤伴全身多发转移,临床分期为Ⅳ期。

讨论:综上,PET-CT提供了右肺原发病灶的相关信息,并对肺内外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功能评估,同时发现常规显像通常忽略的区域,如本例中部分淋巴结直径未大于1.0cm及骨质密度未见明显改变,(既往影像转移诊断依据主要为测量淋巴结横径和观察骨质密度是否改变,当淋巴结横径1.0cm及骨骼出现破坏或成骨改变时才考虑转移可能),但是PET像显示明显糖代谢增高;这就是PET-CT明显的优势,即:除观察形态外,还可以观察病灶代谢功能方面是否异常,做到病灶及时发现,达到早发现、早诊断的目的,同时节省费用和时间。另外,针对本病例,患者临床分期为Ⅳ期,已失去手术机会,可通过化疗、靶向治疗等进行非手术治疗。对于其后续治疗疗效评价,还可通过PET-CT评估,若复查发现原发灶及转移灶,其糖代谢减低、SUVmax值降低或者消失,则说明治疗有效,可继续现有治疗方案;反之,病灶糖代谢增高、SUVmax升高,并且出现新发糖代谢病灶,则说明治疗无效,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总之18F-FDGPET-CT显像已广泛应用肺癌诊断和分期,其复合影像诊断模式使病情能更准确地分期评估,特别是需要全面评价全身转移状态的患者,PET/CT的“一站式”检查对临床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sscprinting.com/fazl/77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