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呼吸一区陈春泉
年前护理了一例肺癌终末期的患者,期间刚好在拜读护理学界的吉光片羽——南丁格尔著述的《护理札记》,前辈书中的一些观点,颇能引起我工作上的共鸣与思考,一时手痒,心想把我护理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记述下来,或许能起抛砖引玉之功,又或许具有一定的科普宣传价值,酝酿再三,遂作此文。
一
南丁格尔在第六章《饮食》章节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慢性疾病病人常常死于饥饿。“仔细观察病人都会发现,每年有成百上千的病人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饿死,因为他们的饮食不合理,有些人总是希望病人去做他们做不到的事情,而不是花费心思去寻找适合病人的饮食。”尤其是终末期癌症的病人,COOD(慢阻肺)晚期的病人,在我看来,的的确确是先死于营养不足,而非疾病的折磨。
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二。其一,老年人由于吞咽咀嚼功能的退化,或者由于癌症侵犯食道,常常存在食物误吸入气道的情况,极易引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我们临床上有一个叫做洼田吞咽饮水试验的评估方法,由于需要的设备简单,且易操作,适合在普通人群推广开来,可以及早筛查出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及时采取干预,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方法如下:
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准备30ml温开水,观察患者将水咽下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
1级能顺利1次将水咽下
2级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分2次以上咽下,仍有呛咳
5级频繁呛咳,全程吞咽困难
评定标准:
正常:1级,所花时间5秒以内;
可疑:1级,花费时间5秒以上或2级亦为可疑;
异常:3-5级。
当试验结果评定为3—5级的时候,即说明病人存在吞咽障碍,应及早送医,以免延误病情。吞咽功能障碍是影响病人进食乃至寿命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终末期患者普遍存在胃纳差的问题,眼前摆放着的山珍海味对病人来说味同嚼蜡,于是病情进一步恶化,病人往往发生水电解质的紊乱,低钾低钠等。
有时看到一些严重低血钾伴胃纳差的病人,被指导进食鹅肉,沙丁鱼,坚果类食物等,理由是这些食物含钾丰富。个人觉得这是不可取的,病人的身体非常虚弱,吃流食尚且困难,如何能够面对鹅肉沙丁鱼大快朵颐?这都是不问实际,生搬硬套护理记录库的模板所致。
我以为,护理这些终末期患者,要有像面对新生儿一般的耐心与细心。我女儿刚出生时,仅能吃10ml的奶水,一天四五次,我暗自捉急,一笔一笔记下来,计算摄入的总量够不够。慢慢的,她每次吃的奶水量渐多,后来一次能够喝60—80ml的奶水,我兴奋不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护理这些终末期患者我们要有同理心,务必要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