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诊断 > 肺癌预防 > 肺癌早期lt1厘米可手术切除

肺癌早期lt1厘米可手术切除

发布时间:2018-10-2 21:06:03   点击数:

与人们错误的观念相反,吃药,往往是晚期癌症的治疗方案,手术、放疗,才是早期甚至中期患者的最佳手段。

目前中国每年新发肺癌71万人,平均每隔30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肺癌。在各地尤其是城市,肺癌已经高居死因首位;从发现至死亡,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往往短至一年半载。

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减少20%的肺癌死亡率。手术切除小于1厘米的癌变,都不用做化疗,而且术后生存很好,80%以上的患者术后生存期在10年以上,而且20%的10年后死亡,很多是死于其他疾病的。这样的有效性,已经几乎算治愈了。

肺癌治疗前,“要唱三部曲”:病理诊断、肺癌分期、基因检测。

病理诊断,通过手术、活检、穿刺等方法,诊断病灶是否癌、是小细胞癌还是非小细胞癌。肺癌分期,采用PET/CT作为检查方式,判断肺癌的严重程度,并且可以很好地定位肺癌的灶点,有没有癌转移。非医学人员,只需知道分期是属于原发性,有没有淋巴结转移,或者远处转移,就可以了。基因检测,确诊肺癌后,花元左右做基因检测,检查是否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做完这“三部曲”,建议按照肺癌分期、基因检测结果,来决定治疗方案。如果是一期肺癌,手术是毫无疑问的最好的治疗方案,赶快让医生做手术,可以彻底治愈;到了二期肺癌,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三期肺癌,已经是比较严重的程度,要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到了第四期肺癌,则是以药物为主的治疗了。

与人们错误的观念相反,吃药,往往是晚期癌症的治疗方案,手术、放疗,才是早期甚至中期患者的最佳手段。如今早期肺癌手术一般只在胸部打两个孔,以胸腔镜进行微创手术,非常安全。

此外,很多肺癌患者没有做基因检测,甚至明知没有基因突变,却坚持试吃靶向药。临床医学证实,如果没有基因突变的靶点,服靶向药物的有效控制生存期仅1.6个月,这种“有效率”与不吃任何药品没有差别,耽误病情、增加费用,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魏则西事件中的“细胞免疫治疗”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肺癌患者中“很红”,很多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的患者,接受免疫细胞抽取,医学培育增殖后,再回注到身体内,做一次抽一次血,费用高达2万元/次。不过,最新的全国肺癌高峰论坛上,全国95%与会肺癌专家均表态:“不主张现阶段做细胞疗法,它应当在实验室做研究。”尽管国家卫生部门曾出台过一份细胞治疗的技术标准,但规定标准仅用于实验室研究,而非临床;尽管不少地方医保将该治疗的费用列入医保报销,但实质上这是违反医学伦理学要求的,因为处于研究阶段的治疗,本不该收取费用。

如果您对上述信息感兴趣,请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专业从事白癜风诊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scprinting.com/fayf/287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