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治疗目前进展迅猛,在多种基因突变的患者中体现了良好的疗效。针对不同类型肺癌患者,临床中的治疗手段也有所不同。为此,《医悦汇》特邀请大连医院刘基巍教授进行专访,与我们寡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与靶向治疗的应用现状。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访谈专家
大连医院刘基巍教授
《医悦汇》:靶向治疗近些年发展迅猛,目前肺癌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有哪些?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刘基巍教授:肺癌的靶向治疗近年来进展迅猛,主要集中在EGFR与ALK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此外还有ROSE1,MET基因突变等,这些新的驱动基因被发现后,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未来靶向药物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延缓或抑制耐药的产生。目前研究显示,靶向药物与化疗或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PFS,让患者具有更长时间的获益。此外,针对耐药机理的研究也不能忽视。目前针对一代耐药后产生TM突变的患者,我们可以应用第三代TKI药物来进行治疗。
从EGFR与ALK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来看,二者第三代药物已经具有的很好的疗效,且能够使耐药或脑转移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这也将是未来TKI类药物的发展方向。
《医悦汇》:临床中,对于出现寡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有哪些治疗方式?局部放疗对这类患者是否具有治疗意义?
刘基巍教授:寡转移是指病灶的局限性远处转移,此类患者通过局部治疗手段能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希望治愈或获得长期生存。局部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射频等,通过这些治疗手段处理寡转移病灶,都能够使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