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诊断 > 肺癌预防 > 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要慌最新的治疗

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要慌最新的治疗

发布时间:2019-3-25 12:05:59   点击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患病率为0.7-1/,估计全国约有万以上患者。

红斑狼疮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近年来随着对SLE早期诊断手段的增多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其预后已大有改善,绝大部分病人经过正规治疗后,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因此,规范化个体治疗势在必行,是患者长期缓解的必由之路。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型患者仅表现为发热、皮疹、光过敏、关节炎、雷诺现象、少量浆膜腔积液或轻度白细胞减少,无明显内脏损害。

重型患者伴有一个或数个脏器受累如狼疮肾炎、狼疮脑病、急性血管炎、间质性肺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量浆膜腔积液等。

要真正做到个体化治疗,不但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当时的病情,采用缓解症状的治疗,更需要迅速根据病情判断疾病的预后,制定一个改善远期预后的治疗方案,并在日后的随访治疗中,根据疾病的转归和不良反应,即时调整治疗,以最小的副作用和最低的费用,达到最佳的疗效,使患者终生受益。

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很多病友朋友因为担心激素的副作用而对它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其实激素在狼疮的治疗上功不可没,它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剂量、正确的用法并及早减量,那么治疗效果就很好,并且不出现明显的副作用;相反,激素的副作用就会给病人造成危害。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选择合适剂量的激素,在临床症状缓解后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使其疗效最大化而不良反应较小。

②免疫抑制剂及抗疟药:免疫抑制剂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在使用激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可减少激素用量,减轻激素副作用,延缓器官损害。

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环孢素A、硫唑嘌呤、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等。抗疟药包括氯喹及羟氯喹。重型狼疮或狼疮性肾炎通常选用环磷酰胺及激素治疗。

硫唑嘌呤在狼疮性肾炎的维持治疗中较常用。羟氯喹及甲氨蝶呤副作用相对较小,通常用于轻中度狼疮的治疗,且抗疟药对孕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

③血浆置换:血浆置换治疗可去除血中的异常抗体,对血中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及较严重的红斑狼疮病人,应用此种方法最为有效。但仍需配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④其他新型治疗:包括T细胞疫苗、生物制剂如阿巴西普、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狼疮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关于目前红斑狼疮治疗的简要介绍,建议患者在调整治医院的风湿科就诊,遵医嘱调整用药。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减少紫外线照射,以及预防感染,也是控制和稳定红斑狼疮病情的关键。

转自:北大风湿

热文回顾

令人困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背后原来还藏着这些小秘密......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个大Boss面前,调皮的激素怎么使才能发挥最大用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白癜风克星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scprinting.com/fayf/451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