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内医疗团队开发出了一种仅凭呼吸即可以判断是否患有肺癌的检测方法。医疗界期待这种仅凭简单的检查进行诊断的方法能够得到普及,这将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
来自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约.6万例,死亡.7万例,其中肺癌每年新发病例逾70万,死亡50余万例,发病率和死亡数均居各类恶性肿瘤首位。
肺癌之所以难治愈,主要原因是先兆不明显,容易被误诊、漏诊,只有当肿瘤比较大,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较多或出现远隔脏器转移时,才会有较为明显的症状。而肺癌所致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又与一般呼吸道疾病症状相似,容易被忽视。
因此很多肺癌发现即晚期,无手术机会。如果肺癌能够早期发现,经过规范化的外科及综合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个别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80%至90%。
目前较为常见的肺癌筛查及诊断方式,有X线胸片、胸部低剂量螺旋CT以及肺癌抗体检测等技术,如今,韩国医疗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更为简易肺癌的检测方法。
医院胸外科研究组25日表示,已与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博士李大植(音)研究组共同开发出了“呼出气体肺癌诊断检测法”。
呼出气体是指呼吸当中呼气的时候,该检测法将肺中的癌细胞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提取物通过传感器进行分析,以此来诊断肺癌。
研究组采集7名肺癌患者和48名正常人的呼出气体,通过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开发的电子鼻(Electronicnose)中内含的感应器对呼出气体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数据化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肺癌患者的呼气与常人不同,接受手术后与常人相似。
研究组解释说,手术后,癌细胞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就会减少到与正常人相同的水平。这意味着,只要确定呼气当中包含多少诱发癌细胞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即可进行肺癌的初期诊断。
另一名教授表示,目前诊断肺癌所使用的X光、CT等影像检查存在放射性物质危害、高费用、造影剂副作用等负担。因此,仅通过对人体无害的呼出气体分析,即可检测是否患有肺癌的方法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组认为,虽然该检测法很难用于临床,但在提高准确性,获得更多的患者认可后,将会发展为真正的肺癌检查方法。
延伸阅读1
近年来利用AI进行图像识别,对癌症的检测、识别技术发展较为迅速,针对需要图像识别方能确诊的癌症领域,人工智能的表现已经达到很高的准确率。
9月6日,香港中文大学宣布,该校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影像识别技术判读肺癌及乳腺癌的医学影像。
该团队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判读CT扫描图像,通过深层神经网络自动检测识别出可能出现肺小结节的位置,只需要30秒到10分钟便可判别是否出现癌病,准确率达91%及99%,此项技术可大幅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并降低误诊率。
延伸阅读2
人们都知道消化道肿瘤是“吃出来”的病,与吃密切相关。那么与肺最直接相关的就是呼吸和“气”,因此肺癌的预防也应该从“气”出发,尤其是白芷面膜百部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