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诊断 > 肺癌预防 > 发热

发热

发布时间:2021-3-22 17:12:15   点击数:
一、概念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体温一般在36-37℃左右。二、发热的发生机制三、发热的分度1.低热:37.3~38℃。2.中热:38.1~39℃。3.高热:39.1~41℃。4.超高热:41℃。四、发热的分类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2.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2)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3)内分泌代谢障碍:甲亢(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暑、脑出血等(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热大于散热所有疾病五、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

五、病史询问要点

  1.诱因

发热前2~3周内有无皮肤外伤及疖肿史,现已愈合的皮肤切割伤或疖一般不引起病人注意,但常作为细菌入侵门户,是诊断败血症,尤其是葡萄球菌败血症的重要线索;近1~3周内有无传染病疫区逗留史,如蚊虫叮咬可引起乙型脑炎、疟疾等;1个月内有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可引起急性血吸虫病。

2.热度及热型

病人是否测量过体温,每天最高和最低体温是多少,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为高热及对热型的判断。

3.体温升降方式

骤升型发热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输液反应等;缓升型发热见于伤寒初期、结核病、布氏菌病等;骤降型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输液反应及服退热药者;渐降型见于伤寒缓解期、风湿热及感染性疾病经抗生素治疗有效时;双峰热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4.是否伴有寒战

高热前先有怕冷、恶寒及寒战者,多见于败血症、大叶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药物热、急性溶血及输液反应等。传染病过程中每次寒战是病原体入侵血流的信号。

5.发热的伴随症状

发热伴明显中毒表现见于严重感染,尤其是败血症;发热伴进行性消瘦见于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恶性肿瘤。若长期发热而—般情况尚好,见于早期淋巴瘤、变应性亚败血症。

需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留言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scprinting.com/fayf/657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