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诊断 > 肺癌预防 > 藤类药在治疗痹病中的应用分类

藤类药在治疗痹病中的应用分类

发布时间:2021-8-19 16:09:11   点击数: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机运行,导致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中医在治疗痹病是多以活血通络止痛为法,因《本草汇言》有言:“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故各医家在运用活血通络止痛法治疗痹病时多采用藤类药。然藤类药种类繁多,本文就其药功效与运用分以下五类:

一、温通散寒类

本类药物较多,除雷公藤外,还有其同科植物南蛇藤、昆明山海棠及东北雷公藤等。它们均属于卫矛科植物,都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风胜湿的功效。现在经临床证实雷公藤属植物中含有70多种成分,其中以二萜内酯为主要活性成分。其所含的成分有生物碱类、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类及多糖等。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雷公藤类植物有类似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直接抗炎作用,又有免疫抑制作用。除了雷公藤属植物外,其它还有很多,诸如丁公藤,味辛而性温,可广泛用于风湿性关节以及坐骨神经痛等属于寒湿痹阻经络证候。

二、祛风止痛类

本类药物作用的着眼点在于“风”字。这类药物的代表药有海风藤、青风藤等。前人谓:“风邪深入骨骱,如油入面,非用蔓藤之品搜剔不克为功。”故可用海风藤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本草汇言》对青风藤有这样的记载:“青风藤,散风寒湿痹之要药也,能舒筋活络,正骨利髓,故风病软弱无力,并劲强偏废之证,久用常服,大建其功。”另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类药含有青藤碱等多种生物碱,它们具有镇痛、抗炎、免疫抑制与免疫调节等作用。此外,本类药可显著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达到其抗炎目的。

三、清热通络类

本类药主要有石藤、石楠藤、忍冬藤等,临床多用于湿热痹阻证。以上几种藤类药性质大多寒凉,可清经络之热,故这几种藤类药最善于治疗风湿热痹。王德林教授自拟五神白虎四藤汤中即以络石藤、忍冬藤为主药,并配伍石膏、知母等,在临床用于风湿热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类药物中,还有防己科植物干金藤也是治疗湿热痹阻之痹证的常用药物。又如伸筋藤,味苦性寒,据《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此物可“舒筋活络,清热利湿。治风湿筋骨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四、祛瘀活血类

本类药的代表为大血藤,又名红藤,味苦,性平,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的功效。临床多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等。另外还有天仙藤,具有行气活血、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瘀血停滞而引起的关节刺痛等。鸡矢藤性平,味甘微苦,同样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消肿的功效,也是祛瘀活血类的藤类药。

五、养血通络类

这类药不仅通经活络,而且还有养血活血之功。“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医认为痹证的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外邪乘虚侵袭肌表,留注经络、关节,致使气血不行,血脉瘀滞,关节肿胀。故对本证的治疗,一定要从养血通络的角度着手。这类药物的代表药有鸡血藤,治疗瘀血阻络之痹证。

编辑:屈应辉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研究生,师从风湿病专家吕新亮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scprinting.com/fayf/720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