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篇循环系统
第一章总论
冠状动脉:
1.左冠状动脉
(1)左主干:起源于主动脉左冠窦,然后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
(2)左前降支:沿肺动脉前行至前室间沟,下行至心尖或绕过心尖。其主要分支包括间隔支动脉和对角支;
(3)左回旋支:绕向后于左心耳下到达左房室沟,其主要分支为钝缘支。
2.右冠状动脉
大部分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右冠窦,下行至右房室沟,绝大多数延续至右室间沟,其分支包括:圆锥支、窦房结动脉、锐缘支。
心肌动作电位:除极过程(0相),复极过程:1期(快速复极初期),2期(平台期),3期(快速复极末期),4期(静息期)
压力容积曲线变化:
1.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
2.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
诊断特点:
环形红斑、皮下结节有助于诊断风湿热,两颧呈紫红色有助于诊断二尖瓣狭窄和肺动脉高压,皮肤黏膜的瘀点、Osler结节、Janeway点有助于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杵状指有助于诊断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多种生化检查,脂质检查、心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心肌酶测定,脑钠肽测定
辅助检查
包括血压测定、心电图测定(常规心电图、运动负荷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M型超声检测主动脉根部、二尖瓣和左室功能,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脏声学造影),X线胸片,心脏CT、心脏MRI,右心导管检查、左心导管检查、心脏电生理检查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射频消融术、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外科治疗(冠脉搭桥术、瓣膜修补及置换术、先心病矫治手术)
MMU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