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肺癌诊断 > 临床表现 > 怎样选用中药ldquo抗生素rdq

怎样选用中药ldquo抗生素rdq

发布时间:2022-4-22 14:56:57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http://m.39.net/pf/bdfyy/bdfal/

金银花

又名银花、双花、二花、两宝花、忍冬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忍冬)的药蕾,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有解毒圣药、夏日良药、中药抗生素之称。

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味甘、寒,入肺、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宣散风热,凉血止血之功,本品清热解毒作用甚佳,且有轻宣疏散之效,故对热毒痈肿、疔疮疖肿、咽喉肿痛、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热毒血痢等甚效。

《本草纲目》言其“主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本草正义》言“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扬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

《本草纲目拾遗》言其“主热毒,血痢,水痢”。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为作用较强的广谱抗菌中药,对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有抗炎解热作用;能提高机体防御机能,并有降低血脂,促进胃液和胆液分泌作用。本品有效成分能在体外与胆固醇结合,减少家兔肠道胆固醇的吸收。

金银花藤,又名忍冬藤,秋冬割取带叶的嫩枝,晒干生用。其功效与金银花相似,尚能清经络中风湿热邪而止疼痛,故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等症。

1、金银花与山银花:金银花、山银花二者均为药食两用药物,均入选国家卫建委“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国药典》中所述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以及“用法与用量”完全一致,即两种药材的药理相通、药性相同。因此,有关专家认为:“两种银花在临床应用时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2、金银花与连翘:金银花、连翘二者均有疏风散热,清热解毒之功,既能透热达表,又能清里热而解毒,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等,金银花疏散表热之效更佳。

金银花、连翘二者均有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之功,治疗热毒疮疡。金银花疏散表热效优,为解毒良药,尤宜于热壅肌表所致的疮痈。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并善于消痈散结,为疮家圣药,尤宜于热毒结聚所致的疮痈。

金银花与连翘、桑叶与菊花两组药物均为常用的疏散风热药对药,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等。金银花与连翘的清热作用强于桑叶与菊花。桑叶与菊花的疏散作用强于金银花与连翘。

3、金银花与鸦胆子:金银花、鸦胆子二者均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治疗泄泻、热痢、下痢脓血等,既可单用,或入复方中使用。金银花治疗热毒泻痢,炒炭后治疗血痢作用更佳。鸦胆子既可治疗热毒泻痢,又可用于冷积久痢,迁延不愈,或时愈时发之休息痢,尤以休息痢多用。

4、金银花与白头翁:白头翁、金银花二者均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治疗泄泻、热痢、下痢脓血等,既可单用,或入复方中使用。白头翁为治痢专药,作用较强,既可治热毒泻痢,又可治休息痢。金银花治疗热毒泻痢,炒炭后治疗血痢作用更佳。

1、银翘解毒片(中成药):方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等组成。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2、连翘败毒丸(中成药):方由连翘、金银花、天花粉、黄芩、黄连、黄柏、大黄、苦参、荆芥穗、防风、白芷、羌活、麻黄、薄荷,柴胡、当归、赤芍、甘草等组成。口服,一次一袋,一日2次。可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用于脏腑积热,风热湿毒引起的疮疡初起,红肿疼痛,憎寒发热,风湿疙瘩,遍身刺痒,大便秘结。

3、银翘伤风胶囊(中成药):方由山银花、连翘、牛蒡子、桔梗、芦根、薄荷、淡豆豉、甘草、淡竹叶、荆芥、人工牛黄等组成。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发热恶寒,高热口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4、咽炎含片(中成药):方由金银花、野菊花、菊花、射干、黄芩、木通、麦冬、天冬、桔梗、忍冬藤、甘草、薄荷脑等组成。含服,一次1片,一日10~12次。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适用于急、慢性咽炎。

5、金银花粥:金银花15克,大米克,白糖适量。将金银花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热病,疮疡疖肿,热毒血痢等。

6、忍冬藤粥:忍冬藤10克,大米克,白糖适量。将忍冬藤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祛风除湿,清热通痹。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关节红肿疼痛,曲伸不利等。

7、三花茶:金银花、菊花各10克,扁豆花2朵,绿茶3克。将三花、绿茶同置杯中,冲入沸水,浸泡3~5分钟后饮服,每日1剂。可清热解暑,解毒清心,适用于疖肿,粉刺等。

8、银翘汤:方由金银花、连翘、桔梗、牛蒡子、荆芥、芦根各10g,薄荷、淡豆鼓、淡竹叶、甘草各5g,水煎服,每日1剂。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等。

往期热文推荐

1.探索|未来乡镇卫生院有哪几条路可走?

2.接种新冠疫苗疑问多,听听基层医生怎么说!

3.重磅!鼓励基层向康复护理转型

4.全国总动员!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基层医生做好这七个告知

5.多家村卫生室和诊所被处罚,竟然因为这些原因!

6.好消息!黄金时期来临,中医人员将迎来发展良机

7.给基层医生“开小灶”,职称评审更精准!

8.好消息!基层引进人才任务来了!

9.基层医生应熟知中药配方颗粒这20个最新信息

10.振兴乡村,乡镇卫生院面临机遇和挑战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sscprinting.com/lcbx/802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