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二月二龙抬头,除了理发还要吃龙鳞发龙芽,你家有这讲究吗?
今年的日子过得格外的快,感觉还什么都没干呢,二月二就到了。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剃龙头,吃猪头肉,包饺子是我家乡人的习俗。一到这天不止理发店的门口会排起长队,连熟食店的门口买猪头肉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前两天跟一个关内的姐姐聊起今年情况特殊,不能出门买猪头肉了,姐姐却说“你们不吃春饼,发龙芽吗?”搞得我一头雾水。后来姐姐给我讲了一下我才知道原来二月二的说道这么多。
那么人们为什么把二月二当节日过呢?
其实不是我们把它当节过,二月二还真是个节日,它叫“龙头节”也叫“春龙节”。它还有些名字叫“春耕节”“农事节”等。由于农历二月初二在节气上是在“惊蛰”“雨水”“春分”之间,正是一年春种的开始,春雷乍起,雨季到来,万物生机勃勃。而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认为,龙王是掌管云雨的神仙,所以龙抬头节对古人而言就格外重要了。靠着对龙的敬仰拜祭,祈祷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到来——希望神龙赐福,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这个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田地。后来的帝王也纷纷效法先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在二月初二这一天,都会举行重大仪式,来开启一年的农耕。所以按过去的民俗来说过了二月二,才算过完年。
二月二应该吃什么呢?
因为这一天叫做龙抬头,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要以龙为名。饺子因为长得像耳朵得名“龙耳”,猪头就是“龙头”,面条则是“龙须”,馄饨可以叫“龙眼”。
今天我们要说的春饼因为想得像龙鳞,所以这一天吃春饼叫要“咬龙鳞”,配上一盘刚发的“龙牙”,炒上一份“龙肉”,再来一个“金玉满堂”一道“长长久久”,这一桌子吃完今年必将完事顺意,平安喜乐。
下面就来看看我一桌子全龙宴都是啥吧
春饼
今天的重点就是这个“龙鳞”,其实我不怎么会烙春饼,最近学了个简单又易学的方法。买一摞饺子皮,每一张都刷上油,5张皮叠在一起,擀成一张大饼,直径跟我家平底锅一般大。大概20cm左右。平底锅中不需要加油,直接将饼放入锅中,小火1分钟左右就熟了。
小贴士:这个方法真的是我见过的最快,最省事儿而且成功率很高的方法了,但是一定要注意全程小火烙饼,不然很容易糊锅。
豆芽炒粉
刚才我说发龙芽时有的朋友就已经猜到了,龙芽就是豆芽。最近发豆芽爆火,我跟女儿也发了一盆,正好派上用场。剪一把“龙须”来个豆芽炒粉吧。
豆芽洗净干净,粉丝用冷水泡软。锅中油烧热放入豆芽,加少许盐,煸炒出香,倒入生抽,蚝油,炒到豆芽出水,放入粉丝,盖盖子闷3分钟左右,待水分全部被粉丝吸收之后,淋上陈醋,撒上香葱和蒜末,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京酱肉丝
这道菜可是我家吃春饼必备的一道菜。想必很多朋友也会选择这菜卷春饼。不仅因为它酱香浓郁,鲜美可口,更是因为它简单好做吧。但是你炒的肉丝是不是很硬塞牙呢?下面我来说一个做法肉丝软嫩鲜香特别好吃。
选取猪里脊肉切细条,放入大碗中,加入一勺淀粉,一大勺料酒,一勺生抽和一勺食用油,搅拌均匀,腌制半小时。趁腌肉的时间切一些葱丝铺在盘底。肉腌好后将炒锅加油烧热,把肉放入锅中翻炒,加入一勺生抽,一勺甜面酱,一小勺糖,炒至浓稠,肉嫩酱香的京酱肉丝就可以出锅了。
金玉满堂
这道菜是我自己的小发明,家中的存货还剩些玉米和黄瓜。就按炒松仁玉米的方法炒了一盘,不仅名儿好听,口感还真不错。
甜玉米粒焯水后捞出淋干水分。黄瓜切小块炒软,把玉米粒倒入,加入食盐,一勺糖,少许生抽,炒香,出锅钱少加点味精,搅匀装盘。
鱿鱼炒韭菜
这道菜我取韭菜的“长长久久”之意,鱿鱼谐音“年年有鱼”。将鱿鱼的头剪下,每一根脚上的吸盘都要清理干净。去除眼睛和嘴,将鱿鱼的内脏去除,剪开切成小块。在鱿鱼的一侧轻轻的切十字花刀,用80度左右的水将鱿鱼焯水20秒,捞出控水备用。炒锅中加入油烧热放入韭菜,炒软后放入鱿鱼。加入生抽,蚝油,少许食盐。爆炒拌匀后出锅。
二月二是春耕的开始,二月二也是一年的开头。我们虽然不是古人,但是我们仍然会遵循这些习俗,祈祷新的一年事事顺遂,平安喜乐。在今年这样特殊的时刻,我们更是带着这种期许,愿疫情早日结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我是昕宝,一个天生的小吃货,通过烹调赋予食物新的灵魂,在家人品味美食的满足感中得到幸福。喜欢我的话记得点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