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立就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并不代表春天来了,只是说明有天气回暖现象。立春是农民最喜欢的节气,立春后,北方的农民积极做好春耕的准备工作,南方的早稻则开始陆续播种。自周朝开始就有立春的仪式。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立春当日,周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因为祭拜的句芒神就居住在东方。迎春之礼一直延续到清朝,历代统治者都要举办仪式。宋代有“鞭春牛”仪式,鞭春完毕后,人们蜂拥而上,抢夺分裂的土牛。土牛块可以治病,也可以保佑来年的春耕。除了鞭牛,还有报春的习俗。一个人手敲着小锣鼓,唱着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春牛图。图上印有二十四节气和牛耕地的画图。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切莫耽误了农时。立春主要吃春盘,春盘包括生菜、果品、饼、糖等。春盘怎么吃,就是饼卷上菜吃,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京酱肉丝。当然,皇家的春盘更是讲究,有莴笋、廖芽等。南方地区春盘还有荔枝、橘子等水果。元代,人们就将羊肉卷入饼中吃,和现在的驴肉甩饼一样。明清时的春盘又叫春卷。成为宫廷和民间的特色小吃,史载:立春,富家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盐腌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干粉、鸡蛋等,且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老北京的春盘最讲究,从头吃到尾,俗称“有头有尾”。唐代诗人罗隐有诗:“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立春的文化习俗大明聊文史
发布时间:2024/12/22 12:16:08 点击数: 次